首 页   人大简介   机构设置   人大要闻   公文发布   监督工作   人事任免   代表工作   会议报道   工作研究   机关建设
通知公告
  · 关于征求《平顶山市农村自建...
· 平顶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
· 平顶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
· 平顶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 平顶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
图片内容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举办党纪学...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举行青年干...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创建全国文...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文章内容
关于平顶山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5年1月21日在平顶山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张    弓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计划(草案)提请平顶山市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建市以来最严重旱情,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帮助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调整结构、加快转型这条主线,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着力推进转型提速、发展提质、环境提优、幸福提升,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初步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7%和9.8%。

  重大战略谋划深入实施。启动全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上报了一批申请纳入国家和省“十三五”规划的重大项目、重大基地,开展重大课题、规划基本思路研究工作,初步形成了一批阶段性研究成果。启动编制湛南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方案,研究出台了具体的财政、土地等优惠政策,纳入搬迁改造计划的5个项目中,神马帘子布东厂区等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平棉集团部分织机已搬迁到位。石龙区独立工矿区转型发展加快,获得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3029万元、项目扶持资金4144万元,南水北调配套水厂、路网建设一期、城市供排水工程等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事关我市长远发展的郑万高铁项目取得重大进展,线路走向确定经过平顶山西部并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郏县设站,这对提升我市交通区位优势,打造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增长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业基础地位不断稳固。深入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新建高标准粮田15.1万亩;夏粮产量79.5万吨,增长3.2%;全力抗旱保秋,秋粮产量49万吨,虽减产37.8%,但远好于Ⅱ级干旱预警的预期。大力发展循环畜牧业,新建、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场110家,建成循环畜牧业企业73家,被评为全省生态循环畜牧业试点市,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2.1%,1.5%、3.4%。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0.7万亩,新增省级以上龙头企业7家、农民合作社584家。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成5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2平方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6万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平顶山段顺利通水,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15公里,新解决25.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实现5.1万贫困人口脱贫。

  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工业结构不断优化。研究出台了培育壮大五大产业集群、推动结构优化升级的意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认真化解产能过剩矛盾。非煤产业比重提高2.5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比重下降3.4个百分点。大力实施非公有制企业成长工程,3家中小微企业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上市,预计非公有制经济占比52%,提升0.6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出台了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服务业“62231”发展计划;强力推进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完成投资63.9亿元,增长54.8%;现代物流、文化旅游、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31.8%,提高1.4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区建设持续推进。完善考核制度,定期召开观摩点评活动和现场推进会,加快老城区工业企业“退城进园”,9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580亿元,增长20%,高于全市投资增速2.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965亿元,增长13%。创新支撑能力不断增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组建市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6个,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通过验收。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成效明显。蓝天、碧水、乡村清洁等工程扎实推进,新增绿地5万平方米,造林11.1万亩;在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的情况下,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1.8%,一升一降表明我市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成效正在不断显现。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重点项目,加强服务,组织协调,强力推进。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推进机制。改革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成立15个重大项目(园区)指挥部;实行市长协调重点项目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重大项目暨产业集聚区现场调度例会。组织推动集中开工活动。坚持每季度举行一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全年集中开工项目400个以上,一批强基础、促转型、惠民生的重大项目实现了实质性开工建设。积极推进模拟审批。实行模拟审批试点工作,全年共实施模拟审批项目25个,其中市级受理的21个项目已全部进入施工许可阶段。一系列工作举措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平高集团智能真空断路器产业化等73个项目基本建成;化工产业集聚区路网工程等112个项目开工建设。全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60亿元,为年度投资计划的110%,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38.7亿元,增长17.5%。

  新型城镇化科学有序推进。研究出台了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意见,持续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市城镇化率49.4%,提高1个百分点。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总体规划、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通过专家评审。市政交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宝石、平郏快速通道加快推进,光明路北延、凌云路南延等工程完工。城中村和旧城改造新开工238.4万平方米,主体完工204.2万平方米。城市投融资机制不断完善,制定了土地收储实施意见和办法,完成土地收储4553.4亩,探索实行城建项目市、区两级分担机制,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城市建管水平持续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31个中心镇完成投资2.2亿元,新增道路69.9公里。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分类指导,深化人地挂钩试点,加大拆旧复耕力度,新农村建设持续推进。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加大,取消具有审批性质的管理事项89项、下放12项,对保留的审批事项实施流程再造,审批环节、审批时间分别缩减41.1%和56.6%。落实了高新区管委会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实施了石龙区区域代管共建。出台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意见,实行科研经费“后补助”机制。财税金融改革有序展开,下放部分市级税收收入至市内三区。新引进金融机构2家。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成效明显,新登记各类企业、新增注册资金分别增长90.4%和143.4%。国企改革扎实推进,启动中房公司、自来水公司改制工作,星峰集团破产改制基本完成。开放招商成效明显,出台了健全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推进机制的意见,成功举办第五届“华合论坛”和中国不锈钢行业大会,组织参加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洽谈会,全年引进省外合作项目223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增长17.7%;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0.8%;出口总额增长61.4%。

  民生持续改善。持续加大民生投入,财政用于民生支出比重达74%,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0.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5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企业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198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城乡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1.5万套、基本建成1.2万套。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新建、改扩建中小学71所。进一步拓展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理顺急救中心管理体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落实“单独两孩”生育政策,保持全国首批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和全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试点市荣誉。文化惠民工程继续实施,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扎实推进。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公共体育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全面推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和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化解信访积案,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大力开展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及投资担保公司清理规范工作,着力防范和化解风险,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缓慢。受外部需求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传统行业形势严峻,骨干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增速没有完成年度计划。二是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煤炭、电力、钢铁等传统产业仍占规模以上工业60%以上,装备制造、医药制品、电子信息等高成长性产业规模小比重低;第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偏低、规模偏小,市场主体偏少,主导产业仍未走出困境。四是风险防控难度加大。民生改善任务仍很繁重,社会矛盾多样多发,特定群体利益诉求活动增多,近期又出现了因非法集资所引发的不稳定因素,社会不稳定风险加大。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按照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做好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和市委八届八次全会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转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强化创新驱动,着力夯实基础支撑,着力化解各类风险,着力加强民生保障,持续推进转型提速、发展提质、环境提优、幸福提升,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实步伐。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改善环境的基础上,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进出口总值增长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8%;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节能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完成省下达任务。

  现就主要目标作一简要说明:

  1.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与省计划基本持平。主要考虑:一是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中央“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的要求,把预期目标增速调低一些,既减轻了各地压力,又便于引导各方面把精力更多地用到加快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增长动力上来。二是兼顾发展需要和保民生需要,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转方式调结构就没有回旋空间,稳就业保民生就没有物质基础,更不可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胜出。同时,预期目标确定为8%左右,有利于稳定社会预期,为转型发展创造稳定环境,既考虑了需要,也兼顾了可能,既量力而行,又积极进取,符合我市发展实际。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高于省计划1个百分点。主要考虑:一是从政策环境看,国家为增强稳增长的预期,将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着力调结构补短板强基础,随着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我市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更为有利。二是从项目支撑看,今年确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盘子中,千万元以上项目1041个,年度预期投资1355亿元,再加上千万元以下项目年度预期投资100亿元左右,全年投资可达1400亿元以上;郑万高铁、湛河综合治理等重大项目的实施也会对我市投资增长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综合判断,确定17%的投资增速是比较合适的。

  三、2015年全市重大建设项目初步安排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仍是当前促进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围绕重大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社会事业等重点发展领域,突出抓好320个市级重点项目,年度预期投资600亿元。

  (一)农业项目26个,年度预期投资32.7亿元。开工建设叶县烟草水源工程、梦之苑无公害食用菌生产基地等5个项目;继续实施农垦丰谷牧业公司高效生态农业畜牧循环发展产业基地、海发养殖公司3000头奶牛养殖示范场等18个项目;建成舞钢市现代观光养殖种植农业综合开发、源泉农林开发公司食用菌综合加工等3个项目。

  (二)工业项目124个,年度预期投资245.3亿元。开工建设平新机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华利药业迁建等42个项目;继续实施隆鑫摩托机车工业园、尧谷光电触控显示模组一期等48个项目;建成飞宇重工年产3万台电器装备制造、宇鑫泰钢结构加工等34个项目。

  (三)服务业项目58个,年度预期投资104.5亿元。开工建设应山主题公园、国药控股平顶山物流配送中心等17个项目;继续实施新华园怡购城、舞钢电影城暨影视产业园等35个项目;建成中昌物流公司15万吨原棉仓储物流园、威佳汽车城等6个项目。

  (四)能源项目20个,年度预期投资25.8亿元。开工建设华能集团舞钢风力发电、国电将军山48兆瓦风力发电等8个项目;继续实施大唐公司红石山风电场、鲁山220千伏望城输变电等5个项目;建成京宝焦化160t/h干熄焦工程及余热发电、叶县保安镇20MW光伏发电等6个项目;积极推进姚电公司2×100万千瓦机组项目前期工作。

  (五)交通项目11个,年度预期投资38.5亿元。开工建设沙河复航平顶山段项目;加快推进郑万高铁、孟平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等4个项目;建成长安大道西延宝丰杨庄至石龙区段、平宝路改线等4个项目;积极推进三门峡至禹州铁路平顶山段、平顶山机场项目前期工作。

  (六)城建项目69个,年度预期投资144.4亿元。开工建设中远国贸城市综合体、焦庄水厂供配水工程等17个项目;继续实施湛河综合治理工程、城市集中供热管网扩建一期等40个项目;建成大乌路南延、稻香路南延等12个项目。

  (七)社会事业项目12个,年度预期投资9亿元。开工建设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院区、市儿童医院等5个项目;继续实施第二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平顶山新区医院等4个项目;建成矿山医疗救护中心综合楼、四十一中异地重建等3个项目。

  四、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按照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确定的坚持“总蓝图”、完善“线路图”、细化“施工图”总体设计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再造工业新优势。坚持做大总量和优化结构相结合、壮大优势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相结合、促进长远发展与保持当前经济增长相结合,加快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传统优势产业活力凸显的现代工业发展新格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综合运用退城进园、承接转移、延伸链条、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等手段,加快对能源、化工、冶金、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进行“脱胎换骨”式改造提升,促使老树开出新花。重点抓好天宏公司120万吨焦化异地搬迁、平煤神马集团22万吨烧碱异地搬迁等项目建设,培育传统产业竞争新优势。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和特色产业园区为抓手,着力培育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促使新芽长成大树。重点推进中兴通讯手机及配件产业园、南车集团年产2万套高端矿用设备、中材环保高端装备产业化、国际医疗器械孵化园、翔隆不锈钢150万吨板材等项目建设,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3%左右。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实施骨干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创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家、市级研发中心20家、产业创新联盟5个,推动平煤神马集团进入国家自主创新领军企业试点。实施百项成果转化工程,优选能够显著促进我市转型发展的重大科技成果100项,推动科技创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大力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引导科技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向产业一线集聚。实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程。出台湛南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方案,加大老工业区企业搬迁、生态环境治理等工作推进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政策扶持,支持石龙区独立工矿区转型发展。积极争取国家、省支持我市开展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促进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以晋星升级为目标,把培育壮大五大产业集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编制完善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实施管理体制、规模水平、招商引资、综合配套功能等四大提升工程,综合运用项目准入、要素配置、考核激励等手段,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区的吸引力、竞争力和带动力。产业集聚区年度完成投资增长17%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以上;6家产业集聚区达到一星、3家达到门槛标准,争创国家、省经济技术开发区或高新技术开发区;每个县(市、区)形成一批拥有2家以上行业龙头企业、20家以上关联配套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二)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以实施服务业“62231”发展计划为抓手,持续抓好文化旅游、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现代商贸、信息服务、养老和健康服务等六大主导产业,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注重龙头带动。通过招商引资、工业企业剥离、兼并重组等途径,重点支持20家骨干企业,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知名服务品牌。尤其是文化旅游产业,加大舞钢龙凤湖度假区、宝丰老龙窝生态旅游区等重点景区开发力度,编制完成城市旅游等3个规划,实现1-2家景区晋升4A级景区、1-3家晋升为3A级景区,加快打造海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强化项目带动。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滚动扶持30个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加快建设市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和盛时代广场等重点项目,谋划建设阿里巴巴•平顶山产业带,争取红星美凯龙、苏宁广场项目落地开工。狠抓载体支撑。大力推进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建立健全“两区”工作机构和推进机制,完成投资70亿元。争取2个特色商业区进入全省前40名,市商务中心区进入全省前30名。培育扶持10个有一定基础的服务业特色园区,规划建设区域性养老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园区,推动中兴会展园尽快落地,鼓励圣光集团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积极落实政策。落实支持服务业发展的价格、财税、土地、融资等政策,全面清理各类限制性规定,降低医疗卫生、教育培训、健康养老等领域准入门槛,扩大购买社会服务规模,吸引更多民间资本。促进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引导制造业服务化,推动制造业向研发、设计、物流、营销、品牌推广和系统集成等方面延伸。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加大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创新农业发展新机制。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继续夯实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深入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持续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新建高标准粮田13万亩,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480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150万吨以上。加强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建设。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重点实施抗旱应急水源、11座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等项目,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万亩、旱涝保收田6万亩。加快农业科技集成应用,加强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推广,推动公共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建好市气象科技园。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措施,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加快出台以畜牧业为龙头的循环农业试验区建设规划和实施意见,支持建立循环农业研究室和实验室,整合各项农业投入向循环农业倾斜。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产业化集群,建成5座标准化奶牛养殖示范场,培育1-2个示范性产业化集群。继续实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建设2-3个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规范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专业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8万亩,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家、农民合作社300家、家庭农场100家。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乡村畅通工程,新改建干线公路131公里、农村公路490公里,改造桥梁5310延米。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内剩余28.4万农村居民和5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任务。持续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开展精准扶贫,再实现5万人稳定脱贫。

  (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新突破。认真落实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意见,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强化规划引领。积极推进市县“多规合一”,更好地发挥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引领、约束作用。着力围绕“一点一线”(一点:即高铁站周边,并拓展到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核心区;一线:即城市轻轨沿线),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抓好高铁站周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城市设计,开展城市轻轨沿线及两侧500米范围内的规划和城市设计。加快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着力抓好示范区57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大西环、平安大道西延、龙翔大道等工程,开工建设1所高中、1所初中和2所小学。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先行先试,着力在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等方面实现均等化。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继续实施老城区提档升级,在推进17个续建项目的同时,抓好30个左右新建项目,重点推进南环路东西延、鹰城广场提档升级、白鹭洲城市湿地公园、火车站区域综合改造、污水处理厂二期等项目建设。持续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确保今年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命名。启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工作。健全“双违”整治长效机制,提升城市建设管理运营水平。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优先解决一批已进城就业定居的农民工落户,成建制解决一批城中村居民转户,推动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切实保障进城农民原有权益,消除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分类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五规合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重点支持前期确定的建设规模比较大、基础设施较完善的67个中心村和与66个人地挂钩试点不重叠的村,加大帮扶力度,提高建设水平。

  (五)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科学发展新动力。坚持把开放招商作为“一招应多变”、“一举求多效”的战略举措,创新方式,拓展平台、拓宽领域、提升实效。拓宽开放领域。抓住国家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机遇,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节能减排、现代农业等领域开放招商,在银行保险、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医疗、教育等方面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创新招商方式。围绕五大产业集群、9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和15个专业园区,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开展产业链招商和定点定向招商,积极探索各产业集聚区联合招商模式,通过税收分成、指标考核等办法,实现互利共赢,调动招商积极性。抓好签约项目落地。继续开展开放招商专项督查,进一步提高签约项目的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确保重大项目应签尽签、应开尽开、应投尽投,提高招商实效。力争全年实际到位省外资金增长15%以上。优化开放软环境。积极引进国际通行的行业规范、管理标准和营商规则,建立健全客商投资项目审批代理制,进一步提高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尽快完成由靠优惠政策招商向靠优质服务招商的战略性转变。积极推进我市海关和检验检疫机构建设,不断优化企业进出口环境。

  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促进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继续取消、下放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大幅度减少前置审批。加快建立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积极推行模拟审批、网上审批等新模式,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创新行政审批后续监管方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完成污水处理厂经营模式改革,组建多元股份制的中房平顶山公司,完成星峰集团破产扫尾工作。加快推进平燃公司股权转让、自来水公司股份制改革工作。启动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试点。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平煤神马集团等国有企业控股参股民营企业,同时也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企改革,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国有资本投资项目。深化财税金融改革。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扩大“营改增”试点、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等税制改革。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启动涉企资金基金化改革试点,推进财政资金由无偿投入向股权投资转变。继续做好市、区财政体制调整相关工作,完善高新区、化工产业集聚区财税征管体制。大力培育上市后备企业、挂牌后备企业,支持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融资。支持市级投融资公司探索多元化融资模式。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强金融生态环境考核评价工作,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县域医疗联合试点,拓展深化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巩固完善全民医保体系,做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启动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工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完善电台、电视台合并和县(市、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后的管理机制。开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完成市广电传媒集团平台搭建工作。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和人地挂钩试点工作。深化国有建设用地有偿使用改革,着力解决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问题。实施差别化用地政策,优化土地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美丽鹰城建设迈出新步伐。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强资源节约。全面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做好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平台建设,深化用能在线监测管理。加快实施节能改造、节能技术示范推广等重点工程,淘汰落后产能和高耗能设备。健全市场化机制,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强化节能监督管理,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与审查,加强市、县节能监察队伍能力建设。加强环境保护。持续实施蓝天工程,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争取所有20万千瓦以上发电机组和水泥企业建成脱硝设施、钢铁企业建成脱硫设施,机动车环保标志发标率达到90%以上。持续实施碧水工程,全面推进湛河综合治理,加强白龟湖上游入湖河流绿化治理,争取全部产业聚集区建成污水处理厂、各县(市、区)建成第二污水处理厂,完善城市污水收集系统,提高处理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落实国家、省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意见,督促高新产业集聚区、舞钢产业集聚区等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有色汇源、中鸿煤化等试点企业,着力构建完善“煤炭、煤化工、盐化工、有色、钢铁、电力、农业”七大循环链,力争全部通过省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试点园区和试点企业验收。加强生态系统建设。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林业生态建设提升规划,重点抓好生态廊道网络、“百千万”防护林、城镇社区绿化美化等八大林业工程,新增造林5.3万亩,开工建设一批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抓好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建设,推进煤矿沉陷区治理和工矿废弃地整治。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预算管理制度,实施节能权、排污权、碳排放、水权交易等制度,构建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七)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动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持续实施好十项重点民生工程,集中财力办一些群众急需又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把促进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抓好大学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妥善解决化解产能过剩中下岗分流职工再就业等问题,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扶持政策,支持建设一批创业孵化示范园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试行“五保合一”经办模式。适当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继续推进农村敬老院建设,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提高到50%以上。加强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的制度衔接,完善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继续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优抚对象抚恤金和生活补助、城乡低保补助水平。积极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和扩大公积金支持保障房建设试点,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45万套,基本建成1.11万套。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深入实施第二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3所;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继续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职教攻坚二期工程,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完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中医院新院区、疾控中心实验楼、传染病医院病房综合楼等项目建设,启动全市基层卫生云和市远程医学中心建设。深入开展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继续实施舞台艺术送农民等文化惠民工程,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新增260台新能源公交车。扎实推进省级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办好市九运会暨第三届全民健身大会。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认真做好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及投资担保公司清理规范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做好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完善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体系,构建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工作机制,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同时,科学编制好“十三五”规划。深入谋划“十三五”时期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争取更多的工程项目和政策建议纳入国家、省规划盘子;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合理设置规划指标体系,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坚持开门编规划,广泛吸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界意见,努力形成一个符合平顶山发展实际、具有战略意义的“十三五”规划。

  各位代表!做好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执行市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确保全面完成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


 

Copyright 2004-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平顶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豫ICP备15017033号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