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4年第12期《人大建设》
定下“硬杠杠”进一步规范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工作,首次邀请市民代表参加专题调研,常委会领导登台传授调研“秘笈”,主任会议集体“会诊”为调研报告等材料“把关”……2014年换届以来,平顶山市十届人大常委会新招迭出,亮点纷呈,打出了一套改进常委会专题调研工作的“组合拳”,一个个细微的变化给常委会的专题调研工作吹来了一股股清新务实之风。
定下“硬杠杠”
让专题调研更规范
“调查研究是成事之基,谋事之本,是做好人大工作的重要前提。加强和改进人大专题调研工作,是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的基础工作,也是增强监督实效的‘源头活水’。”2014年4月9日,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萍在机关全体人员会上的一番话道出了新一届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心声。
7月,平顶山市十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伊始,在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搞好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工作的通知》,就常委会做好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工作的前期准备、制定方案、创新方式、撰写报告等方面作出了全面、具体的规定,有效避免了“三查(察)”随意性大、刚性不足、效果不佳等问题。
制度彰显力量,有了规范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工作的“硬杠杠”,多年沿袭下来的“老规矩”悄悄地在改变。以前,调研多是由常委会相关负责人带队,议题所涉及的工作机构负责人、部分驻会的常委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参加。许多不驻会的常委会委员和列席会议的人员由于没有参加调研,不掌握情况,审议难以切中要害,影响审议的质量。通知下发后,“组团式调研”逐渐取代了过去的“单兵作战”,调研组成员中不仅有不驻会的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人大代表、县(市、区)人大代表和相关领域专家等“新面孔”,就连一些来自基层一线的市民代表也被邀请了进来,改变了过去调研主体较为单一的状况,为调研组了解民情、收集民意、集中民智拓宽了视野,注入了活力。
一直以来,由于在选择调研对象时不能很好地体现广泛性和多样化,直接影响到调研成果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关于进一步搞好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调研时要尽可能多地选择一些样本,力求调研对象覆盖面广且具有典型性,兼顾多种层面的对象,以防顾此失彼,以偏概全。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在组织全市学前教育工作情况调研时,根据全市幼儿园分布实际,精心选择了20所不同性质和类型的幼儿园进行实地查看,为常委会会议审议市政府学前教育专项工作报告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材料。
与此同时,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还不断改进专题调研的方式方法,在听取工作汇报、实地走访察看、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等传统做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定量分析(包括横向对比、纵向对比)、典型调查和暗访等“新元素”,力求将听取汇报与察看现场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人大自我调研为主与邀请专业部门共同调研相结合,拓宽了调研组掌握实情、发现问题、弄清情况的渠道,提高了调研材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在对该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时,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仅座谈会就召开了5场,参加座谈的人员更是“一应俱全”,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代表、行政管理相对人、行政庭法官等;精心设计测评调查表,邀请社会各界代表为行政审判工作“打分”,共收回测评调查表119份,收集各方面意见建议150余条,群众满意度为93.8%。
调研报告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常委会的审议质量。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把提高调研报告质量作为专题调研工作的“重头戏”,唱出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在《关于进一步搞好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工作的通知》中,专门把“精心撰写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报告”作为一项硬性规定,写上了浓浓的一笔。“要将前期准备和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中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综合分析、概括整理,形成报告”、“报告应以摆事实、讲道理为主,要突出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不带框框,不拔高、不压低,是什么情况就是什么情况”、“总结成绩要简明扼要,开山见山,直奔主题,不拖泥带水,文字量一般占到整个报告的三分之一篇幅即可”、“查找问题要一针见血,入木三分;既要找共性的问题,更要找个性的不足;既要查客观方面的原因,更要指出主观方面的问题”、“改进工作建议,原则上是只指出下步改进工作的方向和途径,不能提出与现行法律法规政策相违背的建议;如果法律法规存在需要修改、完善的地方,可以单独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一条条言简意赅却分量十足的规定,在彰显文风转变的同时,也反映出了新一届市人大常委会对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工作的更高要求。
“开门调研”
请普通市民“评头论足”
为办理好市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议案》,2014年11月10日、11日,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严寄音带领调研组,对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在对郏县、宝丰县和市区多家医药企业、食品企业、医院、药店、学校食堂、超市、幼儿园实地查看。
11月11日下午,调研组召开了座谈会。与以往不同,参加这次座谈会的人员除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和相关领域专家,还有3名来自基层的市民代表。座谈会一开始,平顶山市政府副市长李哲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情况。3时50分,人大代表、市民代表开始发言,会场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下面请市民代表发言”,主持座谈会的市人大常委会教工委主任王松涛话一出口,与会人员齐刷刷的目光投向了三名市民代表。
“我谈一下个人看法。”第一个发言的市民代表邵骥山说道,“过去,市民买药都到医院去,现在药店遍地开花,买药很方便,很多市民也习惯了大病到医院,小病就自己到药店买药吃。如果安全、合理用药的知识得不到普及,市民就会用药不当,很容易造成意外。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大安全合理用药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增强市民的安全用药意识。”邵骥山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对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提出了中肯的建议。笔者注意到,邵骥山发言时,坐在旁边的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一直在认真地做着记录。
“‘瘦肉精’、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谷类食品中的‘吊白块’、水产品中有甲醛、染色馒头、毒豆芽……用网友调侃的话说,现在是‘吃荤的怕激素,吃素的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不知道吃啥好’,虽然这些说法有些言过其实,但食品安全问题的的确确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老百姓一日三餐离不开肉蛋蔬菜,如果没有质量保障,老百姓就没有安全感。我觉得,对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再严格的监管都不为过。建议有关部门加大食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对那些利欲熏心的不法之徒,应该重罚,罚他个倾家荡产。”一位市民代表的肺腑之言,赢得了与会人员的一片掌声。
窗外寒气逼人,会议室内气氛热烈,民主和谐之风扑面而来。座谈会开了将近三个小时,多名市人大代表和三位市民代表逐个发言,提出了一条条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在这种人大代表、市民代表与市政府分管领导、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互动的氛围里,一开始略显紧张的三名市民代表很快找到了共鸣点,打开了话匣子。
“市人大常委会邀请市民代表参与专题调研的做法非常有创意。市民代表提出的这些意见和建议使我深受启发。市政府将认真梳理人大代表和市民代表的意见建议,拿出具体实施方案,研究落实相关意见,力促食品药品安全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直在认真听取发言的李哲当场作出郑重回应。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需要在今后继续加以提升和改进。要通过对议案的办理,促进各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职责,提高依法监管水平,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严寄音的讲话虽然不长,却掷地有声。
“在这次对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专题调研中,我们创新调研方式,邀请市民代表参与,做到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听到了来自基层一线最真实的声音。”李萍表示,“在今后的专题调研中,遇到群众关心关注的内容时,我们会继续邀请市民代表参与,把这种调研方式作为常态坚持下来,让人大专题调研工作接地气、出实效。”
集体“会诊”
为调研材料把关
“学习抓得紧了,机关管理严了,文件简报少了,调研视察实了,办事效率高了……”这是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的切身感受,也是新一届市人大常委会“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真实写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针对换届后新当选市人大代表较多,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新人较多的实际,平顶山市人常委会及时出台了《关于开展“五学”和“月讲座”活动的实施意见》,采取常委会领导登台讲课、邀请专家专题授课等形式,就人大制度、有关法律知识和如何进行调查研究、如何提高人大机关公文写作水平、如何分析研判经济形势等内容,为全体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充电加油”。
2014年7月25日,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史正廉为机关全体人员作了一场题为《如何开展调查研究和起草调研报告》的辅导讲座。史正廉围绕如何开展调查研究和起草调研报告这一主题,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用谈心、拉家常的方式,从选好调研题目、收集有关资料、进行初步研究、制定调研方案、开展调查工作、全面研究分析、起草调研报告七个方面,给机关全体人员上了生动实用的一课。常委会领导精彩的讲解,犹如一场“及时雨”,为机关工作人员搞好调查研究、起草好调研报告指点了迷津,传授了诀窍。
调查研究对人大工作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8月,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市人大主任会议和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有关报告的意见》,要求凡是需要上常委会会议审议的文件,新增加了主任会议把关的环节。专题调研组起草的调研报告除了实行委(室)主任、分管文字的副秘书长或办公室副主任、分管相关工作的常委会副主任三级审核外,还要在主任会议上“亮相”,接受主任会议组成人员的集体“会诊”,确保每一份调研报告依法、合规。
“过去,常委会组织的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工作结束后,相关工作机构只是将梳理的焦点问题向主任会议汇报,很多需要上常委会会议审议的文件,都没有提交主任会议进行把关。召开常委会会议之前,上会的所有材料预先由主任会议把关,是新一届市人大常委会的创新之举,主任会议组成人员根据所掌握问题的关键,严肃认真讨论和修改各项报告,起到了很好的审查把关作用。”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白立凡表示,“常委会会议材料质量的整体提高,也调动了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发言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常委会会议的审议质量。”
10月30日,平顶山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如期召开。一份份让人眼前一亮的调研报告和执法检查报告成为热议的话题:“和过去相比,这几次常委会会议上的调研视察报告和执法检查报告,在整体质量上有了很大提高。虽然报告篇幅不长,但是问题点的很准,建议提的也很有见地,真正反映了新一届市人大常委会的履职水平。”
寒来暑往,春华秋实。看到一份份凝聚着心血和汗水的调研报告,成为常委会会议审议发言时不可或缺的参考,成为市委、市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平顶山市新一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倍感欣慰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肩头那份沉甸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