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大简介   机构设置   人大要闻   公文发布   监督工作   人事任免   代表工作   会议报道   工作研究   机关建设
通知公告
  · 关于征求《平顶山市农村自建...
· 平顶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
· 平顶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
· 平顶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 平顶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
图片内容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举办党纪学...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举行青年干...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创建全国文...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文章内容
关于平顶山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5年11月9日)

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


市人大常委会: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5年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于10月中旬,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深入舞钢市、叶县、市城区对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强力实施职教攻坚计划,深化改革,扎实工作,职教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全市现有全日制公办职业院校16所,其中,省属中职学校1所,高职院校2所,成人高校1所,市属中职学校7所,县属中职学校5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及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校立项建设单位4所;省职业教育特色校立项建设单位4所。现有在校生49332人,教职工4055人,其中:专任教师2729人,“双师型”教师743人。每年为社会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近1.6万余名。人社、教育、农业、扶贫、残联、民政等部门开展劳动力转移等技能培训20万人次。2009年,我市被评为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省辖市。2012年,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我市总成绩位居全省第一名。职业教育攻坚期间,舞钢市、叶县、郏县、鲁山县创建成为省职业教育强县。2013年,湛河区、新华区创建成为全省仅有的两个全国社区教育试验区。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市政府成立了市职业教育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出台了《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把职业教育攻坚任务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体系,把职业教育攻坚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职业教育攻坚工作目标责任书,并制定了职业教育攻坚工作督导检查制度。

  (二)推进措施有力。一是加大资金投入。2009年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以来,我市职业教育累计投入资金达13.4亿元。其中,筹资3.33亿元收购了平顶山学院、河南城建学院两所高校老校区,分别作为市技师学院和教育学院的新校区;去年以来,筹措资金2.6亿元用于化解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债务。截至2015年9月底,全市财政职业教育投入16512万元,同比增长60.1%;市本级财政职业教育投入12959万元,同比增长70.9%;今年1月至9月,市本级财政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支出,用于职业教育的投入占总支出的比例分别是37.19%、54.98%。全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超过了30%。从2015年秋季起,全面实施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二是通过争取各级专项资金,加强了职业学校教学楼、实训楼、操场、餐厅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市职业院校生均占地面积35.1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22.2平方米;全市现有校内实验实训室77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89个。三是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将市经管学校和市财贸学校整合为市财经学校,重点培养财经、电子技术应用类技术技能人才;将市第二技工学校和纺织学校并入市高级技工学校,成立市机电工程学校,重点培养车、钳、电、铣、刨、磨等机械制造类技术技能人才;将市文化艺术学校、市旅游学校整合到平顶山教育学院,依托平顶山教育学院成立市文化旅游学校,重点培养学前教育、旅游管理类技术技能人才;成立了平顶山市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由2009年前的22所整合为现在的12所,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四是通过培训、招教、聘任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支以“双师型教师”和“一体化”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

  (三)办学模式有所创新。一是打造特色专业。通过调整专业结构,推动了专业设置与我市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轻工食品等五大传统产业及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步对接。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矿山机电、陶艺制作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0个省级特色专业,15个市级特色专业。二是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学生完成学业后,取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提升了学生职业技能,促进了学生顺利就业,全市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5%以上。三是产教融合开始启动。发挥学前教育集团等4个职教集团优势,与300多家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四是完善网络体系,打造社区教育品牌。建立了以社区教育学院为龙头、社区教育中心为骨干、社区教育学校为基础、居民家庭学习点为补充的四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目前,全市挂牌成立21所社区学院、52个社区教育中心、165所社区教育学校、240多个居民家庭学习点,举办各类社区教育公益讲座6000多场,累计培训社区居民96万人次。2013年,我市湛河区、新华区创建成为全国社区教育试验区,2014年,湛河区、新华区创建成为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舞钢市、卫东区创建成为省级社区教育试验区。

  二、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近年来,尽管国家和省、市出台了一系列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扶持了大批农村和城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教育并赢得工作机会,但社会上对职教的认可度仍不高,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受“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思想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群众认为上职业学校低人一等,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上普通大学才是最好的出路,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有限。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任重道远。一是学校与学校之间,县域与县域之间,城市与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县域职教落后,相对薄弱。从办学条件、设施配备、职教招生到教师素质,特别是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方面相比差别较大。二是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继续学习深造通道不畅,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立交桥”还没有形成。三是职教教育园区和教育集团的建设步伐不快,专业设置还不尽合理。四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还不够广泛和紧密,推进步伐迟缓。五是职教办学体制机制还不够灵活,融入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兴办职业教育方面创新不够。

  (三)人才培养还不能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一是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贴近度还不够高,培养方向和人才素质还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人才市场需求。二是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普通高中招生规模比例偏低,职业学校招生难的问题依然存在。三是职业教育毕业生虽然就业率不低,但就业稳定性较差,就业层次不高。四是“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在现有的师资队伍中,既能教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教实际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不足,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四)职业教育发展保障不足。一是经费投入不足。受历史欠账较多、财政紧张等因素的影响,个别县(市)没有依法依规投入职业教育经费,教育费附加的30%没有足额用于职业教育,致使一些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差,实习实训设施落后,用于职业教育项目建设的配套资金不能足额配套。二是对职业教育的保障措施和奖励机制不健全,现有的优惠政策,有些没有很好落实。部分职业院校运转困难。三是受教师编制限制,我市职业院校富余的文化课教师很难交流到普通教育学校,一些急需的专业教师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学校很难自主引进,制约了职业院校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五)缺乏统一协调机制。目前,职业教育从办学体制到专业设置,在全市范围内缺乏统一布局,统筹规划。对现有的职业教育资源没有充分形成合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职业教育效益的发挥。同时还存在着资源分散、规模小、重复办学、专业雷同、效益低下、无序竞争等弊端。

  三、几点建议

  (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营造职业教育发展良好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广泛深入地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职业教育的办学政策和就业优势,宣传职教毕业生就业无忧、升学有望、创业成才的典型事迹,使家长和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择业观,树立读职教也能成为优秀人才的新观念。通过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择业观,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加快职教改革步伐。一是改革单一的政府投资办学体制,鼓励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投资兴办职业教育,发展民办职业学校。二是探索政府、企业、行业、学校之间的多种办学合作形式,推广“民办公助”或“公办民助”合作机制。三是积极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大胆探索引企入校、办校进厂、订单培养等多种校企合作形式,推进校企“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训、基地共享、人才共育”。

  (三)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一是加强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招生规模,发展高质量的职教院校。二是严格落实地方教育附加费30%用于职业教育的规定,进一步提高我市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三是落实好职业院校可以将编制总数的10%用于聘任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的有关规定。四是出台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激励措施,鼓励民办职业教育发展。

  (四)统筹布局规化,优化专业设置和资源配置。进一步在全市范围内,对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布局,整合资源,优化专业设置,提高设置专业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度,减少盲目设置和重复设置。加快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积极推进职教园区和职教集团建设,推进中、高职衔接和产教融合,提升全市的职业教育水平。

  (五)统筹管理,完善职业教育领导体制。职业教育是一项牵涉到多部门、各行业乃至全社会的系统工程,要避免城乡分割,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建立和完善由政府牵头,教育、发改、财政、人事、劳动、农业、扶贫等部门参与的协调统一的职业教育领导体制,定期研究和解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统筹协调职业教育工作。


 

Copyright 2004-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平顶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豫ICP备15017033号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