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学习制度 学习风气自此兴
2013年年初换届以后,叶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任世奇根据主任会议的意见,在机关全体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在人大机关开展持久的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把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作为提升全员学习力、创新力、领导力、工作力的重要措施常抓不懈。
无规矩不能成方圆。叶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随即印发了机关学习制度和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安排意见。学习制度规定,每周二下午为机关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学习时间,每次不少于两个小时 。学习活动在没有重要会议或活动影响的情况下,不得随意取消,所有参学人员不得随意缺席,若确有特殊事由,须履行请假手续。由办公室统一制作签到簿,确定专人负责签到,并严格实行参学情况月通报、年总结制度。
活动安排意见从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等方面,对学习培训作了周密详尽的安排,明确要强化“五种意识”,即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协作意识和形象意识;增强“五种素质”,即教育引导机关干部增强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理论素质、法律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五种能力”,即提升组织协调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办文办会能力、工作执行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切实为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举办业务培训 促进技能得提升
2015年9月17日上午,叶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室气氛热烈。“今天三个评议调研组的调研报告格式正确,内容详实,问题找得准、建议符合我县实际,报告整体质量较高。”任世奇对调研报告给予肯定。这是叶县人大常委会为保证工作评议会上的发言质量而召开的听取各评议调研组调研情况的专题会。
“以往,调研报告被领导大面积修改,甚至直接否定,我都习惯了。这次,第一稿就一举过关,使我有一点意外的惊喜。”办公室秘书顾玉龙坦言,“这都受益于创建学习型机关以来举办的业务技能培训”。受调研报告撰写专题培训讲座的启发,调研前两个多月,他就开始查阅相关资料、思考相关问题,带着问题去调研,写报告的时候自然思路清晰、见解分明,不再是简单的堆砌材料了。
让顾玉龙受益匪浅的业务技能学习培训,是叶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2013年以来,机关已举办专项业务技能学习培训9次,涵盖了公文办理、会务工作与会议记录、调查报告的撰写等12个方面的内容。
人人争主讲人 “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2013年3月11日,叶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全体干部听取了一堂特别的课。任世奇主讲《关于学习与提升个人素质的问题》。他强调,每一名机关干部要有能力恐慌的危机感,要有学习知识、提升素质的紧迫感,要把外在的工作压力转化为自我加压学习、自我丰富完善、自我提高的自觉行动。这是人人都当回主讲人的首堂课。由此,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人人都讲课的帷幕拉开,精彩节目接连登场。
“今天,该我讲课了,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还得预先演示演示。”2015年7月28日下午1点钟,叶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秘书李昭彦早早来到会议室。下午3点钟,在机关集中学习会上,他要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家风正能量》的课。为了讲好这堂课,李昭彦提前1个月就开始着手准备,围绕家风问题翻阅了大量的相关书籍,上网查阅了大量资料,撰写了长达16页的讲义。“讲这堂课,我感觉压力很大。我对有关家风的著述进行了系统学习,这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促进。”李昭彦感触颇深。
自2013年以来,叶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和机关干部分别就传统文化、政务礼仪、人大制度理论、法律法规、公文写作和人大业务知识等主题进行了讲授。在当主讲人中,每位主讲同志丰富了知识、锻炼了胆量和口才,提升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在对比中大家找到了各自的差距,也分享到了相关知识,受到了许多启发。
纸上得来终觉浅 学习实践互促进
“学习提升的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仅要学会向书本学、听专家讲、向同行学,还要学会在实践中学,我们都要当‘调研员’,把实践和学习结合起来。”叶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全宇一再强调。
“今天,我的调研报告之所以能够得到领导的肯定,受益于学习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调研前,参加培训学习,我明白了调研时调研什么、怎么调研;调研中,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又迫使我回头查资料再学习。”常旭超在机关学习交流会上坦言。
工作调研是人大常委会经常开展的一项活动。叶县人大常委会每年都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常委会审议议题确定调研题目。2013年以来,叶县人大常委会机关30多名副科级以上的机关干部已参加调研50多次,涉及议题40多个,撰写报告50多篇。
“三年已经过去,虽然我们在创建学习型机关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学习提升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努力探索,积累经验,持续抓下去,坚持抓出成效。”任世奇表示,“学习提升,永远在路上;久久为功,没有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