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大简介   机构设置   人大要闻   公文发布   监督工作   人事任免   代表工作   会议报道   工作研究   机关建设
通知公告
  · 关于征集《平顶山市机动车停...
· 平顶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
· 平顶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
· 平顶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
· 平顶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
图片内容
 
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召开 张明...

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召开 张明...

市人大常委会及机关举办深入...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文章内容
重温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一文有感

    近几年,涉及县、乡人大工作的文风“八股”式很浓,越来越失去老百姓的兴趣,更悖离了人大代表的期待,就连一年一度人大会议的工作报告,除在会上由指定人向大会报告外,纸质书面报告也发给出席会议和列席会议的人员,希望他们会下认真学习或阅读,然后根据对报告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进行切合实际的审议和讨论,最后决定通过这些报告。这是人代会会议的重要议程,也是会议成果的集中体现。可是,近几年来,县、乡人大会议几乎完全是干巴无味的程序和形式,这种会风和文风,不仅弱化了人大依法监督的权威,同时也弱化了社会对人大的意识。笔者在人大代表中,曾就“你对工作报告统学了没有”进行询问,问了18位代表,一位讲“翻看了小标题”,17位回答“没有”,并说“都是老套子”。我追问,那你审议讨论时会说些啥?回答几乎一词,“没啥说,报告很好、很全面”。就连电视台报道的受访对象,也是事前预定的所谓“有口才,有表述能力”的人提前拟好几句“无骨无肉”完全是称赞“溢美”的颂词,言不由衷,客套无味。

    除了人代会,在法定的人大常委会会议上,针对有关单位提交听取和审议的专项工作报告或专题会汇报,同样也是这种情况。造成这种现象,有其多种原因,而“八股”式的文风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一、“八股”文风,上行下效

    从报刊、网络中借鉴成文格式、模式,以甲乙丙丁的顺序排列,用一些理论术语堆砌,味同嚼蜡,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见不到大众质朴的语言,用尽说教之能,看了半天,听了半宿,不知所云,凡报告、汇报必要带一个政治意味的大帽子,装腔作势一统。好像离开了这种“政治带帽”报告和汇报就没了高度,没有了政治的品味,显示不了汇报者的政治理论水平,殊不知,这些套话作帽、千篇一律的文风,老百姓早就厌烦了,不想听也不想看了。

    二、评功摆好,面面俱到

    有了一个大前序,该谈到实际工作了。这是大众期盼的。可是你听看内容,大多是组织领导、制度措施、具体方法、下步打算、今后目标。谈到工作,大树特写其成绩,依据工作职责,逐条进行摆功插花,唯恐哪一项工作没讲到和谈到,惟恐失掉了向人大评功论好的机会。可悲的是,我们有许多领导在默许了这种文风的同时,还津津乐道地给予肯定。明知倒胃口,却不愿说一句反对的话,更不要说那些负责任的话了。最终是“今天天气哈哈,你好我好大家好”,只求一团和气。

    三、谈到问题,避重就轻

    几年来,一个部门的工作报告或汇报,最长的达1300多字,A4纸要23页一般十五到十七八页的居多,观其内容,主要工作成绩占1015页,而谈到存在问题一至一页半。我遇到一个典型。人大组织对一个部门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当我们听取这个部门的汇报时,19页的书面汇报,18页半都是满纸空话的工作成绩,谈到存在问题时,我数了一下54个字,即组织有待加强,制度有待完善,认识有待提高等这样的凡文。这决不是个例,而是人大文风的共性表现,只是在“八股”文风的框架下,框架内从内容表现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而已,综合以上之见,笔者认为,人大转变作风,应从人大“八股”文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要从解决‘四风’问题延伸开去,努力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努力改进学风、文风、会风,加强治本工作,使党员干部不仅不敢沾染歪风邪气,而且不能不想沾染歪风邪气,使党的作风全面纯洁起来。”习书记的这一要求同样也是对我们人大工作的要求。

    笔者认为,人大监督工作中的法定程序,是实现党和人民意志重要手段。如何落实好、实现好法定程序,关键是在如何上。要我们的人大代表和老百姓从程序落实的过程中感受法制文明,人大依法监督的权威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感,不断改进会风势在必行,文风改进挺在会风之前,只有“八股”之风逐渐消退,给人大报告和汇报直奔主题,说真话、讲真事、谈实果,对“八股”文风说不,只有这样才能挽回老百姓和我们的人大代表对人大文风的兴趣和期待。


 

Copyright 2004-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平顶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豫ICP备15017033号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