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大简介   机构设置   人大要闻   公文发布   监督工作   人事任免   代表工作   会议报道   工作研究   机关建设
通知公告
  · 关于征求《平顶山市农村自建...
· 平顶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
· 平顶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
· 平顶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 平顶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
图片内容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举行青年干...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创建全国文...

市人大常委会及机关二〇二四...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文章内容
平顶山市农业产业化(烟叶、种子、蔬菜)发展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

  —2016年4月27日在平顶山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

  平顶山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        陈岱威

市人大常委会: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请予审议。

  一、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在市委、人大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有了长足发展,产业化集群15年省首批2家,16年待批3家。产业化龙头企业队伍不断壮大,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97家,其中国家级企业1家,省级21家,市级175家。产业经营规模稳步增长,资产总额达206亿元,销售收入247亿元,利润22.5亿元,从业人员4.5万人,带动农户39万户。与2010年相比,龙头企业数量、资产、销售收入、辐射带动能力分别净增100家、175亿元、164亿元、10万户。龙头企业知名品牌数量不断增加,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和河南省著名商标19余个。其中,“圣光”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石人山”、“冯异”、“中原红”、“明轩”、“金牛足”、“东坡”、“九头崖”、“帝香”、“宝丰”、“四铃”、“迪可”、“秦新民”、“张老大”等10多个商标为河南省著名商标。部分龙头企业已成为全省全国同行业中的佼佼者。龙头企业涵盖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领域,正在向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品牌农业、协同农业快速发展。

  二、我市烟叶、种子、蔬菜产业化发展情况

  (一)烟叶产业化发展情况。已初步形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化生产模式。全市烟草系统2015年实现税利12.31亿元,同比增加2.14亿元,增幅21.08%;实现税收9.2亿元,同比增加2.25亿元,增长32.39%,其中:上缴地方财政收入3.2亿元,同比增加5653万元,增幅21.5%。投入各项惠民补贴资金1.2亿元。2015年,全市共种植烟叶11.7万亩,收购33.12万担,投入收购资金4.53亿元,收购均价27.37元/公斤,上缴烟叶税9971万元,同比增加1048万元,增幅11.74%。

  (二)种子产业化发展情况。目前,全市种子企业注册资金三千万元1家、五百万元4家和二百万元8家,县级代销商、乡村经营门店1000多家,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种子营销网络,满足了我市种植需求。实现了主要农作物品种培育从无到有。以前,我市以蔬菜品种培育为主。近年来,我市在保持蔬菜育种领先的同时,加大了主要农作物品种的培育力度,种子生产种类较为齐全。已通过审定的玉米品种有平玉8号、宝玉168和宝科8号,小麦品种有平麦02-16,平麦998,鹰丰6号和太学6号,杂粮作物品种有平豆1号,平豆2号。其中,平玉8号在通过省审定的后又通过了国家审定。种子生产能力有所增强。种子生产基地面积不断扩大、标准化程度明显提升,水利建设较为完善、机械程度较高,先进栽培技术应用较为广泛。目前,我市年小麦种子生产面积近2万亩,玉米种子生产面积近5000亩,杂粮作物如大豆、荞麦、花生等种子生产数量也能满足种植需求。此外,我市以韭菜为主的蔬菜种子的生产面积增加速度更快,生产的以韭菜为主的蔬菜种子销往全国各地。新品种推广成效显著。积极引进新品种,认真开展新品种试验展示,组织有关种子、栽培和植保等专业人员对大田种植的小麦、玉米品种进行考察筛选,从中选出在大面积生产上综合表现好的品种,加快优质品种的推广速度。

  (三)蔬菜产业化发展情况。我市蔬菜生产坚持以“保证数量、质量安全,提高自给能力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循环农业、品牌农业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发展现代化设施蔬菜基地、供港蔬菜基地,加工和出口创汇蔬菜基地,逐步实现了我市菜篮子产品花色品种日益丰富,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淡季蔬菜满足需求,有效供给稳步增长的目标。一是市场供应能力明显增强。建立了“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目标考评体系,有效地促进了蔬菜产业发展。目前全市共有规模(露地500亩,温棚200亩)以上蔬菜基地38个,总面积3.5万亩。二是蔬菜产业链条得到有效延伸。在满足本市需求的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蔬菜远销香港、深圳、上海、东北、西北等地区,我市生产的绿芦笋、理想大根萝卜等还销往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其中绿芦笋种植已成为部分县区种植结构调整的支柱产业。三是蔬菜品牌建设初见成效。目前已有20多家企业注册了自己的蔬菜商标。其中郏县的鑫龙牌蔬菜、叶县福旺蔬菜大棚专业合作社的兴业牌蔬菜,湛河区艺隆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的鑫业牌蔬菜、宝丰康龙实业集团的“众口”牌菜粮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知名品牌。四是各类示范园区不断涌现。先后建成了河南红英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河南康龙农牧有限公司、舞钢瑞祥牧业有限公司、叶县春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河南创嘉实业有限公司、河南农垦牧业有限公司、警员云飞实业有限公司、湛河区艺龙农业生态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技术含量高、设施先进、管理规范、功能完备、产业链条完整的蔬菜产业示范园区,已成为我市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新亮点,引领着全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前进方向。五是设施蔬菜生产快速发展。2015年全市温棚等保护地蔬菜生产面积7.5万亩,较2014年增0.5万亩,增长7%。同时,以温棚配套技术为主的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蔬菜生产技术的全面提升,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为蔬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六是菜篮子产品流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区双鹰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的软硬件建设不断完善,功能不断增强。蔬菜信息采集队伍建设不断壮大,信息采集、信息发布日益规范,平顶山菜篮子信息网浏览点击率明显提高,菜篮子产品绿色通道政策进一步落实,较好的保证了菜篮子产品运输通道的畅通无阻,为蔬菜产销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支撑平台。

  三、我市烟叶、种子、蔬菜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烟叶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种植区划不科学。适宜区种植面积有限,有水利条件区域种植少;重茬,烂茬种植;部分地区常年麦烟套,导致产品特色弱化,种植风险增加。二是烟叶产业发展“二元化”。主要表现在春烟和麦烟套并存,质量差别大,收购时混收,工业企业非常反感。对市场、信誉的影响重大。三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掺杂使假现象比较突出;生产上片面追求产量,质量观念落后。

  (二)种子方面存在的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作物育种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种业人才缺乏,科研条件较差,育种原始创新水平较低;农作物育种平台少而落后,种子生产标准化需进一步提高。种子生产基地配套还不十分完善,机械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缺少龙头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三)蔬菜方面存在的问题。各级财政用于蔬菜发展的投入偏少;蔬菜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偏低;缺乏强有力的科技支持体系;生产成本过高;品牌化程度仍然偏低。

  四、我市烟叶、种子、蔬菜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一)稳定烟叶种植规模保产业。烟叶生产是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为经济发展、农民增效、财政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是稳定现有规模。烟草部门每年扶持投入在1亿以上,“十三五”期间基本可以保证烟农年收入5个亿,烟叶年税收1亿以上。二是狠抓经营保税收。2015年,全市烟草系统实现税收9.2亿元,2016年计划实现税收11亿元。要实现目标,除了烟叶税,更重要是靠狠抓卷烟经营来保证税收。今年,市烟草公司要紧紧围绕保税增税目标,全力以赴确保目标顺利实现。三是强化管理保形象。切实用好烟草专卖法律法规,不断加大市场监管及卷烟制售假行为打击力度,全力维护消费者和零售户合法利益,树立行业良好形象。

  (二)大力扶持种子生产企业促产业。一是支持种子企业建立育种中心。对建立育种中心的企业给予适当资金补贴,科技资金和科技特派员优先向育种中心倾斜。鼓励种子企业兼并重组,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采取并购、参股等方式整合优势资源,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鼓励种子企业与公益性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联合建立育种科研平台,按规定落实种业领域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现有农业、科技等专项资金向符合条件的种子企业倾斜。鼓励企业“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开展对外合作,大力引进高级种业人才。二是调动种业科研人员积极性。支持公益性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通过兼职、挂职、签订合同等方式,与企业开展人才合作。鼓励育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鼓励育种课题组、育种单位等整体进入企业。三是加大对种业科研的支持力度。加大用于基础性公益性育种研究的投入,支持公益性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育种理论基础性研究和常规作物品种选育等公益性研究。支持公益性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建立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落实中央财政制种保险政策,形成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商业化运作的种子生产风险分担机制。

  (三)强化菜篮子保障责任促产业。把蔬菜产业作为全市的战略性主导产业进行培育,把蔬菜生产作为农业工作的重点内容来抓。一是认真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进一步建立完善“菜篮子”工作管理体系,着力构建蔬菜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坚持一抓到底,长抓不懈。二是创新发展机制。要求各县(市、区)明确当地产业发展方向,制订产业发展规划,探索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机制,增加资金投入,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农民和企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菜篮子”产品生产、流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拉长蔬菜产业链条,促进蔬菜产业发展。三是落实扶持政策。进一步落实“绿色通道”、增值税抵扣、生产建设用地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建立冬春蔬菜储备制度。四是转变发展方式。要以创建国家蔬菜标准园为抓手,大规模开展标准化创建活动,全面推进蔬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大蔬菜品牌培育和认证力度,积极发展无公害蔬菜品、绿色蔬菜食品、有机蔬菜产品。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市“菜篮子”产品全程质量追溯信息处理制度,在蔬菜产品生产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全程质量追溯信息采集系统,逐步形成产地有准出制度、销地有准入制度、产品有标识和身份证明,信息可得、成本可算、风险可控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要加强部门协作,实现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共同应对重大突发安全事件,不断提高“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五是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快土地流转,推进规模经营,积极支持推广使用适合蔬菜生产使用的耕作机、播种机、移栽机、收获机、清洗分拣以及植保等新型农用机械,尽量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六是进一步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和组织能力。进一步完善信息化服务手段,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便利、快捷、实时等功能,开展社会化信息和技术服务。鼓励农民和企业成立蔬菜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组织产业联盟,互通技术、互助销售,调剂余缺,共抗风险。


 

Copyright 2004-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平顶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豫ICP备15017033号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