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大简介   机构设置   人大要闻   公文发布   监督工作   人事任免   代表工作   会议报道   工作研究   机关建设
通知公告
  · 关于征集《平顶山市机动车停...
· 平顶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
· 平顶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
· 平顶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
· 平顶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
图片内容
 
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召开 张明...

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召开 张明...

市人大常委会及机关举办深入...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文章内容
关于平顶山市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66月)

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

市人大常委会:

根据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2016年工作安排,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于6月上旬,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深入舞钢市、宝丰县、叶县、高新区对我市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河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制定出台一系列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通过建立完善政策体系,打造创新平台和载体,实施科技计划和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健全技术中介服务体系,探索专利质押融资模式,加强科技合作和引资引智项目等一系列举措,促进了全市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工作逐步加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科技成果转化所取得的成效:一是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2015年底,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46家,在省科厅备案科技中小企业47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87.9亿元,增长17.7%,平高集团从十一五末30亿的产值跃升到超百亿。二是涌现出一批优秀科研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兴企业。十二五以来,获得全国驰名商标4个、省著名商标84件,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5项。平高集团研制的世界首台百万伏高端断路器,技术水平跻身国际先进行列,被评为“2011年度中国十大重大技术进展”之一,“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项目获得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当年仅2项);叶县隆鑫公司研制的电喷机动三轮车为全国首创,获得国家工信部认定;平煤机研制的高端液压支架2014年获得德国鲁尔煤矿4亿元合同订单,首次进入制造业强国高端市场。我市还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建立了完善的煤焦化技术体系,建立了特种钢研发生产技术体系。中兴科技园、宝钢产业园、大香山物联城运营有限公司、国玺超纯金属材料公司等一大批新企业的落户,为我市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新医药及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农业领域特色发展不断壮大。培育了红英科技、金晶生物、创佳食品、天成鸽业、军昊农业等一批依靠科技创新和推广壮大起来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韭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新种质创制”的转化应用,巩固了平顶山韭菜研究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优质高产抗旱小麦新品种“宝科8号”通过省审并取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在全省累计推广556万亩,亩均增产32.58公斤,新增效益4亿元以上。

二、存在问题

(一)全社会创新氛围不浓。一是对科学技术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中起重要支撑作用的核心地位认识不足,没有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人们虽然都享用着创新成果,但对具体的创新活动又缺乏关注和支持,甚至视而不见。二是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有关单位对创新活动的支持,只重视取得的成果,对前期的研究、探索缺乏务实的支持举措。三是对刚刚创业人员扶持和引导乏力,这批人员虽然创新创业积极性很高,但对如何与经济发展融合认识不足,风险投资的支持尚还欠缺,需要大力引导和扶持。

(二)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仍显不足。一是近年来虽然我市科技投入逐年增加,但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科技部门实际用于安排项目的经费都偏低,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二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融资体系和机制尚不健全。金融机构出于安全的考虑,大多愿把资金借给一些有名气、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对一些转化周期长、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大的项目积极性不高,并且贷款资金因环节多而到位差。三是多数企业对研发的投入较低。

(三)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一是企业发展、创新意识不强,吸纳科技成果的能力、创新能力不足,技改经费投入和市场开拓的能力不足,没有真正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二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不够广泛。我市多数企业是为自身生产经营需要而进行成果的研究与转化,推广范围窄,多数局限于本企业、本单位的内部转化,难以形成更大规模的产业化,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是部分高校、医院的成果,多为满足职称评聘的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紧密。

(四)科技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服务平台、沟通渠道、交易活动等尚不能有效满足技术转让的市场需求,转让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主要表现在渠道不多、人才不足、平台不够、信息不对称等。

(五)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奖励政策落实不够。科技成果处置、收益分配机制与成果完成人员的利益挂钩不紧密,科技人员难以得到回报,影响了转化的积极性。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认识。政府及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对推进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把科技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认真研究和解决本地区、本部门科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大力宣传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法规及政策,强化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意识,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尊重人才、爱惜人才、使用人才,尊重和重视科学技术的浓厚氛围。

(二)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一是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保证各级财政支出的科技三项费用稳定增长。二是改革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式。科技成果转化财政投入重点用于启动风险投资、银行贷款贴息、补助资金和公共科技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支出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的杠杆作用。三是进一步发挥企业的科技投入主体作用。采取政策措施,扶持鼓励大中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加大对共性、关键性和前沿性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投入。四是积极探索,逐步建立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投入科技成果转化。

(三)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增强政府相关部门服务协调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加大对科技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氛围;二是积极引导和扶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努力提高整体服务能力,不断完善在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服务功能。三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利用科技信息资源和技术平台,帮助企业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四)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和激励机制。一是充分发挥政策扶持和激励机制作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二是落实人才奖励激励机制,提高科技奖励标准,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多层次培育人才,多渠道引进人才,发展壮大科技创新队伍。


 

Copyright 2004-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平顶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豫ICP备15017033号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