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尊重代表的权利就是尊重人民的权利,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就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宝丰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作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服务保障水平,加强履职监督管理,促进代表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
一、明权责、立规范,为代表履职提供遵循
依据《代表法》的规定和市人大常委会出台的有关意见,县人大常委会拟订了《代表守则》《代表活动规范》《代表联系选民办法》等工作制度,细化明确人大代表履职的范围和途径。每年至少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一次集中培训。先后邀请省人大常委会、省财政厅、省法学研究会等上级机关、权威机构的领导、专家,对人大代表进行法律政策和业务知识培训。2017年4月换届选举结束以后,于5月19日邀请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原主任毛引端同志,对县十五届人大代表进行了《代表法》《监督法》培训。9月22日至26日,组织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法检两长、各乡(镇)人大主席赴全国人大深圳基地参加了培训。通过建立规范、学习交流,有效提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做到自我定位准、权利义务清、尽责不越位。
二、打基础、筑平台,为代表履职创造条件
县人代会闭会期间,驻宝的1名全国人大代表、2名省人大代表、47名市人大代表和962名县乡人大代表混合编成69个代表小组。各乡镇人大主席团和代表小组分别设置了活动阵地。为了推进“代表之家”建设,县人大常委会在2016年开展了“基础建设年”活动。通过配备办公设施,健全工作制度,规范档卡资料,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各乡镇之间季度观摩,整体提升了代表活动阵地软硬件建设水平,使“代表之家”真正成为代表交流工作的议事厅、联系选民的连心桥、倾听民声的谈心室。2016年10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市乡镇人大主席到我县周庄镇就“代表之家”建设情况进行了观摩。
县人大常委会努力保证代表知情知政,着力拓展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建立了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制度,根据会议议题,邀请相关行业的代表参与审议,提高会议审议质量。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共邀请代表列席会议230余人次,基本实现了基层代表任期内至少列席一次常委会会议的目标;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列席每次会议的代表人数从4—6人提高到10人以上。同时,实现代表参与常委会执法检查、视察调研常态化,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邀请代表参与各项工作170余人次,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拟将代表参与工作的范畴扩展到专题询问和预算审查监督。
三、创载体、畅渠道,为代表履职拓展空间
县人大常委会灵活运用活动载体,丰富了代表履职实践。2015年,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建设美丽鹰城,展示代表风采”活动,县电视台开辟专栏,对20名优秀人大代表事迹进行了系列报道。2017年5月以来,在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助力脱贫攻坚,展示代表风采”主题实践活动,全县五级人大代表主动联系1014户贫困户,针对贫困户家庭情况,发挥各自优势,在资金、信息、就业等方面开展帮扶。公务员代表重点在产业规划、政策指导、项目争取等方面提供帮助;事业单位代表重点在就医、就学、技能培训、技术指导等方面提供帮助;企业界代表重点在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销售农产品、解决帮脱资金缺口等方面提供帮助;农村代表在带头致富的基础上,重点帮助身边贫困群众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信息共享、共同致富。
截至10月底,代表们累计捐助资金及物资折合1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近1000个,为贫困户办好事实事3000多件,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市、县人大代表曹二虎,在全县重点扶贫搬迁项目进展受阻、迫近省政府规定时限的被动局面下,临危受命,勇挑重担,接手观音堂林站余家花苑烂尾工程,集中近千人的施工队伍和资金设备,科学施工、昼夜不停,克服高温、雨季、夏收等各种困难,用短短40多天时间,高标准完成占地面积11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正常情况下需5-6个月工期的施工任务,为宝丰县顺利通过省级考核评估做出了突出贡献。市人大代表王亚辉,在贫困村周庄镇中合寨村流转土地96亩,投资260万元建起了宝丰县源泉生态农业园产业扶贫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和吸纳务工使贫困户增加收入,同时传授贫困户无公害果蔬种植技术,使贫困户学有一技之长,保证脱贫不返贫,目前已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80余个,年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34户贫困户已实现脱贫。市、县人大代表党胜利,带领县农商行职工为贫困残疾人捐款58万余元,向贫困村观音堂林站滴水崖村小学捐助价值29万余元的衣物、文具、桌椅,捐助3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同时县农商行与县扶贫办签订扶贫贷款合作协议,将县政府扶贫小额信贷风险保证金900万放大10倍发放扶贫贷款,开发应用“基准利率+政府贴息”的“扶贫贷”,目前已发放贷款800万元,辐射带动231户贫困户发展产业。
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意见建议。制订并落实了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主任会议成员每人联系3—4名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每人联系2—3名人大代表,通过约见、走访代表及电话、信函等多种形式,虚心听取代表建议,同时对代表履职提供指导帮助。鼓励代表广泛收集社情民意,以提出议案、建议的形式依法执行职务。为了提高代表议案和建议的办理质量,专门研究制定了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办法和绩效评估办法、问责办法,及时交办、跟踪督办。县人大常委会每年都要组织提建议的代表召开测评会,从承办单位是否答复、答复方式、是否办结及对办理情况满意程度等几个方面征求代表意见,了解代表建议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得到解决。每年9—11月,常委会专题听取县政府关于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并提出审议意见,督促整改落实。
在市、县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各乡镇人大主席团和代表小组也积极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了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鼓励代表立足本职发挥优势,做带头致富的模范、宣传政策的模范、排解矛盾的模范、热心公益的模范。周庄镇组织人大代表参与重点工作谋划,督促重点工程建设,在湛河源头治理、郑万高铁征迁、宁洛高速口提档升级、棚户区改造等工作中,人大代表发挥了克难攻坚的重要作用;以“我当代表为您服务”为载体,开展联系困难家庭、联系孤寡老人、联系留守儿童和送技术、送文化、送信息的“三联三送”活动,树立了人大代表的良好形象。肖旗乡组织县乡人大代表专项视察和调研了脱贫攻坚、环境保护、林业生态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秸秆禁烧、小城镇建设等工作,推进了该乡农田水利和千亩烟田建设。商酒务镇皂角树中心村代表小组协调争取项目资金,为村上新打机井7眼;赵官营代表小组牵头举办了四届“五好家庭”、“孝顺公婆好媳妇”评选活动,弘扬了慈孝民风。此外,各乡镇还普遍建立了代表接访、代表信访听证制度,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协调化解社会矛盾,组织人大代表举行信访听证会,推动解决疑难信访案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查印迹、严考评,为代表履职增添动力
县人大常委会拟定了《宝丰县人大代表履职考核办法》《宝丰县代表工作考核办法》,印制了《代表履职手册》,督促代表认真履职,建立履职档案。每年委托乡镇人大主席团对辖区内的县人大代表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经县人大常委会审定后,作为年度评先和届终推荐代表连任的重要依据。通过建立考评机制,形成压力、转化动力,调动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和各级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宝丰县的代表工作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与《代表法》的要求相比、与兄弟县区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代表工作,大力支持和保障代表发挥作用,促使代表当好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做为党分忧、为民尽责的模范,为决胜全面小康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