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届以来,汝州市人大常委会按照正确监督、有效监督的总要求,突出以创新提升为引领,注重在发挥代表作用、提升监督实效上下功夫,全面发挥人大职能优势,以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为汝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坚持以党委中心工作统揽人大监督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突出市委决策部署,服务全市大局,通过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新闻媒体等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征集监督议题,广纳群言,广聚共识,使监督工作更好地反映民愿、汇聚民智、维护民利。
1、围绕改革发展新要求开展监督。根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各项部署,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市委推进精准扶贫、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决策部署,对应安排相关监督议题,对畜牧业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汝瓷文化发展、全域旅游工作进行监督,取得良好成效,得到市委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普遍认可。
2、围绕法律法规实施开展监督。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本届人大常委会把执法检查摆在突出位置,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形成包括选题、组织、报告、审议、整改、反馈6个环节的“全链条”工作流程,进一步强化了监督实效。如去年开展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针对突出问题,组织由人大代表为主体的执法检查组,深入了解实情,查清问题症结、提出中肯建议,推动整改落实。市政府加大城区污水管网建设力度,投资8000余万元,启动建设7项污水、排水工程,铺设排水管网45公里,扩大了污水收集范围;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大水质监测力度,切实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条例实施情况进行调研,指出要优化政策措施,改善创新创业环境,突出企业主体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的成熟转化。着力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对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法院报备的6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备案和审查,努力保障法律法规正确实施。
3、围绕群众关注新期盼开展监督。持续关注群众普遍关心的饮用水安全、安全生产、住房保障等热点议题,推动取得实效。听取审议市政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的专项报告,督促市政府强化责任落实、政策保障,市财政去年直接用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费4700余万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特招生76名,有效缓解了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短缺问题。听取审议新型城镇化工作情况报告,推动强化以人为本理念,注重发展内涵提升,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着力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进行视察,督促相关部门提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促进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调研民政部门的社会救助工作,推动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促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常委会坚持对影响我市改革发展大局的重大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深入开展调研,依法讨论审议,切实用好重大事项决定权。常委会分别对财政决算、预算调整和确定汝州市市花作出决议决定,并加强跟踪监督,扎实推动决议决定的落地见效。
二、坚持以发展创新提升人大监督工作
以发展创新引领人大监督工作,把创新监督方式、提升监督实效作为做好人大工作的主攻点和着力点。
1、抓预算审查监督。对财政预决算进行审查监督,是常委会实施监督职权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长期重点工作。我们制定出台《预算审查监督办法》《关于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的监督办法》《预算审查前听取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的办法》,贯彻落实预算法及相关要求,合力推进全口径预算审查,着力提升预算监督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抓住预算的编制、公开、执行、调整等各个关键环节,及早介入,组织人大代表深入调研,确保人大监督全过程、全方位;同时,做好审计监督与人大审查监督的衔接,定期听取整改落实情况汇报,推动预算依法、规范执行。
2、抓监督方式提升。坚持市乡联动,发挥乡级人大直面基层、联系群众的独特优势,有效提升人大工作的客观性、全面性,同时为乡级人大开展工作提供示范和抓手。改进完善办案质量检查工作。我们不断探索,建立健全办案质量检查工作报告制度,年初召开办案质量检查工作会议,进行总结表彰、动员部署。年中通过自查调查、抽卷评查、会议审议、整改落实等阶段工作,确保了办案质量检查实效。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奖惩机制,增强规范办案、依法办案意识,切实提高办案质量工作。向市政府组成部门和监察委、法院、检察院派驻人大代表监督员,进行深入调研,使监督工作常态化,进一步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对通信服务行业工作评议开展整改情况“回头看”,督促电信部门着力解决电信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持续跟踪问效。深化专题询问,抽调政治意识强、业务素质高的人大代表进行询问,增加追问和自由询问环节,着力拓展询问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常委会审议质效。开展教育工作专题询问,注重问题导向,强化舆论引导,问出深度和要害,答出责任和承诺。对通信服务行业工作开展评议及整改情况“回头看”,评议的重点主要集中于服务、管理水平以及依法行政等方面,广泛听取人大代表和基层的意见,提出中肯的评价意见,推动部门工作。
3、抓审议意见落实。完善对接,坚持将对接反馈贯穿于议题调查、审议意见形成和交办全过程,及时与责任部门交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落实跟踪,健全审议意见落实的跟踪问效机制,不断加大督办力度,实现审议意见督办全程跟踪,促进整改落实成效。优化测评,改进完善审议意见落实满意度测评制度,扩大测评人员的覆盖面,邀请关联人大代表参与测评,提高测评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年度审议意见测评结果在人代会上向全体代表公布。
三、坚持以代表作用发挥支撑人大监督工作
突出代表主体地位,把人大监督建立在卓有成效的代表工作之上,做到全面依靠代表、让代表主导。
1、以“三项活动”为重点,不断强化代表履职意识。全面推进“双联系”活动,建立健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人民群众制度,发挥好“人大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平台作用,发挥好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丰富代表小组活动,按照代表活动机制化的要求,制定好代表活动阶段性计划,按照每季度至少一次的要求,确保各层级代表活动组织到位。持续深化“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选民评议代表”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人大代表的履职使命感,使其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2、以群众满意为基础,抓好代表建议办理。坚持把办好代表建议作为人大常委会履职为民、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作为增强代表履职自信的有效途径。采取集中交办、分工督办、重点建议绩效评估、听取建议办理情况报告等方式,把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作为保障代表履职、尊重代表民主权利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推动代表建议落实,真正让代表认可,让群众满意。
3、以平台建设为抓手,扩大代表工作宣传。把代表宣传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充分发挥汝州人大杂志、人大网站、人大微信发布平台等自办媒体的特色效应,在《今日汝州》、电视台开辟“人大之窗”,大力宣传人大代表先进事迹,大力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市的成功实践、代表履职风采,认真总结本届以来人大工作经验做法等,为全市人大工作开展营造浓厚氛围。
四、坚持以自身建设促进人大监督工作
把自身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加强锤炼,提升效能,以过硬的素质积淀推动监督工作取得新成效。
1、持续加强能力建设。有重点地组织学习,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委关于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系列重要文件为当前学习的重点内容,同时重点抓好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等法律知识的学习贯彻,为人大代表全面履职奠定基础。举办人大代表集中履职学习班,对全体市人大代表进行了系统培训。通过学习培训,使代表了解掌握人大工作所需的相关知识,为履行代表职务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2、持续加强制度建设。修订完善了党组、常委会、主任会议事规则,建立了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职规定等20余项制度,常委会在组织开展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各项工作时,均按制度规定提前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进一步促进了常委会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提高了工作实效。
3、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履职为民,把方便群众办事、保障民生福祉、维护群众利益作为人大监督主线,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突出务实有为,积极推进学习型、创新型、效能型机关建设,打造一流干部队伍。全面落实“八项规定”,推进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驰而不息,树立人大机关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