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钢市枣林镇人大主席团
枣林镇位于舞钢市东北部,地处平顶山、漯河、驻马店三地交界处,下辖39个行政村,面积76.8平方公里,人口5.3万,现有平顶山市级代表1名、舞钢市级代表17名、镇级人大代表75名,分编为6个代表活动小组开展代表联络活动。
近年来,枣林镇人大主席团在舞钢市人大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注重发挥各级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通过强化阵地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注重作用发挥等举措,搭建了代表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极大地激发了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顺利推进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现将枣林镇人大代表作用发挥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保障,精心搭建“连心桥”
一是强化阵地保障。枣林镇党委高度重视人大建设工作,按照上级人大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相关要求,将全镇划分6个片区,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村作为代表联络站,并在镇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1个枣林镇代表之家,投资20余万元,对办公场所进行提档升级,更新充实了电脑、投影仪、桌椅、档案柜等办公用品,人大代表的工作条件有了明显提升。
二是强化队伍保障。在市人大和镇党委的领导下,镇人大主席团于4月顺利完成了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选举产生人大主席1名、主席团成员12名、各级人大代表91名。为进一步强化对代表的管理和服务,配备人大专职人员3名,协助镇主席团开展工作。今年以来,组织代表参加培训2次、开展视察和调研6次,并建立了枣林镇“代表之家”微信群,及时向代表们宣传上级各项政策和人大工作安排。
三是强化制度保障。在市人大的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人大代表“双联系”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对“双联系”进行了延伸,实行了“市代表联系镇主席团成员、镇主席团成员联系镇代表、镇代表联系选民”的三级联系模式,民情民意能够快速有效地传递给市代表,对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推进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比如枣林镇赵庄村群众反映临县的工业污染问题,通过人大代表“三联系”的渠道反映上去,不到2周时间,舞钢市环保局就向邻县的环保局发出了要求环保整治的函。同时,我们建立完善了镇人大主席接待日制度、人大代表小组轮流值班制度等管理制度,并把各级代表的基本情况制成版面向选民公开,方便选民联系代表。
四是强化经费保障。根据上级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建设和工作的要求,镇人大主席团向镇党委提出了规范人大经费支出的建议,得到党委同意后,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对人大经费保障、支出范围、资金使用程序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既为我们主席团召集会议、开展活动、组织学习等工作解决了后顾之忧,也确保了各项资金使用更加规范。
二、收集民意,建言献策“促民生”
为进一步提高主席团会议质量、更广泛地收集民情民意、更充分地发挥代表履职作用,枣林镇人大主席团采取“三步工作法”,组织代表们多走多听多监督。一是沉下去收集民意,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级代表多了解基层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不论问题大小,全部收集汇总到主席团。二是静下心梳理建议,在每月主席团例会上,主席团成员对收集上来的每一条群众意见,都静下心来认真分析研判,属于村一级能解决的、交办给村两委处理;属于镇一级能解决的,通过调研和讨论,拿出建议提交给镇党委政府;属于需要上级解决的,及时上报给市人大常委会。三是走出去及时跟进,对于交办给村两委或提交给镇党委政府的建议,组织相关人大代表及时跟进,发现工作推进中存在有困难或问题,及时向党委提出,确保工作实效。比如,在去年年初,10几名人大代表把群众们关于卫生环境脏乱差问题反映上来之后,主席团成员通过开展调研、征求意见,向镇党委提出了“巩固省级卫生乡镇成果、争创国家级卫生乡镇”和“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的工作建议,得到了镇党委的高度重视,把这2项工作列为全年重点工作,并写入了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一年多的扎实工作,今年5月被国家爱卫办正式命名为全国卫生乡镇,12个人居环境卫生整治示范村创建成功,镇村卫生环境得到了明显好转。
三、勇于担当,化解矛盾“保稳定”
我们充分利用人大代表在人民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优势,号召各级代表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把信访矛盾的排查和化解工作当成份内之事。主动要求镇信访办将每月的信访登记事项交给主席团一份,对于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疑难问题,组织相关人大代表主动介入、积极参与,通过合法合规的程序,化解了大量的信访遗留问题,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了有效保障。河南省圣光集团在2008年承包了枣林镇4个村3000多亩土地,进行中药材种植,后来经营不善,导致2年半的土地租金和就近用工的群众工钱没有兑现。马海英、张广超、李江涛等市镇代表和镇村干部一起,积极协调圣光集团与群众见面,对欠款总数进行核对确认,并督促圣光集团与各村签订了付款协议,目前圣光集团第一次还款30万元,已全部发到农户手中,一个涉及500多户的群体性信访问题得到了有效稳控。同时,在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等问题上,人大代表们也都积极协调,把信访苗头消除在基层,确保了全镇信访稳定大局。
四、助力脱贫,发展产业“带民富”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镇人大主席团围绕脱贫攻坚中心工作,经过认真研究,确定了“助力脱贫、发展产业、到户增收”的工作计划。一是组织贫困村的人大代表和两委干部到产业扶贫效果明显的鲁山、郏县、方城、舞阳等地进行参观学习,拓展思路、开阔眼界,目前,全镇4个贫困村中有7名人大代表和两委干部发展了新的项目,为群众增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二是积极协调舞钢市发改委、国土局、农业局、畜牧局、招商局等单位到贫困村实地查看,在行业政策内,针对各村实际提出产业发展建议,目前已有光伏发电、畜牧养殖“千头线”和莲藕种植等产业项目准备落户贫困村。三是号召有自身产业的人大代表,在招工用工方面优先考虑贫困户,给贫困户提供就近务工的机会。枣林镇韦庄村是一个贫困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偏低。在外出学习和市直单位到村指导后,镇人大代表、村支部书记刘新奇带头承包了50亩土地,种植莲藕和芦笋,并动员村上的贫困户跟他一起种,由他统一提供藕种和菜苗,还允许赊账、包回收。很多贫困户看到有这么好的带头人,纷纷加入进来,目前该村已有12户贫困户开始了莲藕或芦笋种植,其他各村通过人大代表帮助发展项目或提供务工岗位的贫困户80多人,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枣林镇人大主席团通过以上举措,代表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干事创业、履职为民的动力和活力明显提升,“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得到了较好落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枣林镇人大主席团将在舞钢市人大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做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和中心工作的“助推器”,努力为枣林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