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区西高皇街道人大工委
近年来,西高皇街道人大工委围绕服务街道中心工作和推动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扎实履行人大工委职责,进一步加强阵地建设,积极组织代表开展活动,拓宽代表履职渠道,有效发挥街道人大工委联系服务人大代表的作用,对街道开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一、理清思路明方向
思路清则方向明。街道人大工委建立伊始,我们就认真学习了新华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街道人大工委建设的意见,明确了街道人大工委的性质、职责和主要工作任务。街道党工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安排街道人大工作。结合西高皇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坚持党的领导,依靠人大代表,依靠人民群众,反映人民呼声,解决群众关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推动西高皇开发建设”的工作思路。
二、建好平台强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街道人大工委成立以后,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办事处先后拿出十五万余元资金给予了支持,购置了微机、打印机等办公用品,配备了2名专职工作人员。按照市人大的要求,我们加强了“代表之家”建设,达到了“九有”,即有场所、有牌子、有设施、有制度、有人大代表公示牌、有学习资料、有电教设备、有活动档案、有专人管理。建立了“二项职责”、“七项制度”,即街道人大工委工作职责、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职责,代表述职制度、代表视察制度、代表小组活动制度、代表学习培训制度、代表评议工作制度、代表信访谈心制度、代表之家管理制度。在代表活动上实现“五有”,即有计划、有部署、有记录、有交流评比、有总结检查。为加强代表工作基础管理,设立了“六薄”,即代表基本情况薄、代表学习培训薄、代表视察调研谈心记录薄、代表议案建议处理登记薄、代表办实事记录薄和人大会议记录薄。“一档”及代表履职档案,实行一人一档,详细记录代表在大会的审议发言和参加学习培训,代表视察、代表述职、联系选民、信访接待等履职情况。
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在市、区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下,西高皇街道党工委严格依照有关法律规定,于2017年3月底前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通过抓实抓好换届选举各个环节的工作,宣传了人大制度,扩大了基层民主,优化了代表结构,强化了基层政权建设,让广大干部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使选出的代表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先进性,为下一步街道人大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围绕中心干实事
争得代表支持,为辖区代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是街道人大工委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为代表做好服务。一是抓好代表培训。坚持每季度“先学习、后活动”,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宪法、代表法、监督法、代表履职考核办法等法律法规。二是抓好调研视察。围绕街道中心工作,组织人大代表每半年开展一次调研视察,听取办事处的工作汇报。三是抓好联系群众。针对办事处项目建设、环境整治、社区建设进行专题调研,走家进户,倾听民声,广泛收集和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与要求,截至目前共组织新一届代表进行了2次视察活动,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十多条,并梳理后全部研究办理。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开展代表述职活动,代表述职评议的情况,记入履职档案,向所在单位反馈。在实际操作中,把好“报告起草、会议筹备、评议动员”三个关口,避免代表述职和选民评议流于形式。上一届,区代表已经全部向选民述职。
我们在开展代表活动时围绕区重点工作,注重关注民生问题,热心社会公益,积极开展调研视察活动。今年初,自我区开展城市大清洗活动以来,我们组织辖区人大代表每周五下午参加城市大清洗活动;在温集村依法征收座谈会上,我们邀请人大代表参加;在周亚鸳案件信访评议会议上,我们邀请人大代表参加案件评议;在旧村改造过程中,人大代表带头拆掉自家房屋,积极做群众思想工作,帮助村上“拔钉子”;在双违集中整治活动中,利用人大代表的影响力,积极做违法占地户的思想工作,三天时间拆除了建筑面积13200平方米的中岳“双违”楼房;在金秋助学和向重病群众献爱心活动中,人大代表都慷慨解囊,积极捐助贫困学生和患白血病的群众。据统计,西高皇代表小组的人大代表已累计捐款6.6万元,捐助贫困学生26名。每年临近春节,人大代表更是抽出时间和精力,自己购米面粮油和棉衣棉被,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和留守儿童72人次。
四、创新工作促稳定
(一)我们结合辖区实际,在全市率先开展了“两代表一委员”定期接访制度。从2013年元月起,辖区内的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参与信访接待。设立了“两代表一委员”信访接待室,建立了各项工作制度。建立街道、村(社区)人大代表信访工作体系。一是街道每半个月逢书记、主任、工委主任接访时,邀请一到两名代表参加接访;二是定期由辖区人大代表亲自接待选民来访。代表在接待上访群众后,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群众反映的问题。三是各村、社区设立代表联络点,组建人大代表联络员队伍。各村、社区均聘请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热心居民为联络员,负责收集选民意见和建议,并将选民意见和建议传递给值班代表,通过“两代表一委员接访”制度的建立,架起了代表与选民沟通的桥梁,也为代表了解基层、服务基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扎实推进“代表工作室建设”,建立健全“代表工作室”是基层人大制度建设的一个新亮点。目的是为基层代表履职提供一个服务的平台和阵地。通过这个平台能更好地促进代表了解民情、听取民意、反映民生。2014年6月,我们在街道“代表之家”进一步完善规范的同时,在中央花园社区试点的基础上,先后成立了天湖苑社区、西高皇村等五个基层“代表工作室”,并紧紧围绕街道中心工作和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扎实推进代表工作,促进代表履职,发挥代表作用。近年来,“代表工作室”为辖区群众协调解决各类问题20余件,如解决中央花园社区龙凤盛世小区居民用水用电、车位问题;解决天湖苑社区居民安装天然气;西高皇村拆迁户稳定问题等。“代表工作室”的建立,为我们深入开展听取民生意见、建议,参与并监督村(社)民生服务,实现人大代表进村(社)的经常化,推进了和谐村(社)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