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是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基本要求,各承办单位要始终把解决问题作为建议办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会后,各承办单位要迅速行动,全面梳理、深入调研,对反映强烈、应该解决或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尽快抓紧解决落实,取得实质性成效;对现阶段条件不成熟、短时间内难于办结的,要实事求是,做好沟通,争得代表的理解与支持,真正把代表建议实办、办实,不断提高代表建议办理的满意率。在年底前这一段时间内,以办理工作实实在在的业绩,向代表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12月11日,郏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团伟在县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回头看”协调会结束时强调。自11月份伊始,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选工委等相关委室对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开展“回头看”。
县乡联动,现场督查。一方面,开展“回头看”工作前,县人大常委会选工委会同县督查局对代表建议及群众关注度高的民生实事进行现场督查,把代表建议和民生实事实行台帐管理,一事一档,完成一项归结一档;同时,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分层次、分类别,由督查局提出督导意见,促使项目建设加快进度,接受社会监督。同时,根据各承办单位工作进展情况,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汇总梳理,印制民生实事进展情况民主评议表,由各乡镇组织辖区内不少30名代表的民主评议会,对民生实事办理情况进行评议。共印发民主评议表430份,总体满意率达到92%。另一方面,由县人大常委会组织所提建议部分领衔代表深入代表建议办理现场实地查看,实地了解工程、项目进展情况,让领衔代表对建议办理情况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和认识,为代表在评议环节有一个客观的评价。
详细分类,民主评议。一是将代表建议按代表团为单位分类。县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代表共提出建议96件,已全部办理完毕,办理结果为“A”类的57件,“B”类的39件(代表
建议办理结果一般分为A、B、C三类,“A”类:所提问题已解决或采纳的或所提问题已有规定,承办单位明确说明了有关情况;“B”类:所提问题已列入计划拟解决的或采纳;“C”类:所提问题因目前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需以后解决的)。在承办单位答复代表的基础上,我们为了便于开展代表民主评议,又对代表所提建议进行详细分类。我们将代表所提建议综合代表建议所属乡镇、办理结果、承办单位和领衔代表等内容详细分类和印制了民主评议表。评议意见栏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和不了解四类,分别深入到各个乡镇,现场征求意见。闭会期间,全县各级人大代表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在“郏县人大代表履职在线”陆续提出建议,经梳理共转办36件,截止目前,也全部办理完毕。同样印制了民主评议表,一起交由代表进行评议。二是适时召开评议会。县人大常委会组织承办代表建议相对集中的办理单位分别召开由代表和承办单位参加的代表建议办理“回头看”评议会,现场征求代表对建议办理情况意见,满意的有109件,占89%。对代表不满意的,由办理单位重新办理,整改后代表仍不满意的,由主任会议开展专题询问。
抓住重点,现场协调。县人大常委会将年度重点督办代表建议、社会关注度高的和代表反映办理效果不明显的建议作为重点来抓,组织相关承办单位深入到代表反映强烈的乡镇召开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回头看”协调会,涉及代表建议承办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面对面回答代表疑问,面对面征求代表对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意见。同时,现场进行民主评议,现场公布满意结果。县人大常委会将根据乡镇评议和现场评议的结果加权汇总,算出每个承办单位最终民主评议结果,以适当的方式将评议结果向县委报告,向县政府通报。
为全面增强人大监督实效,落实“脱虚向实、有效监督”的工作要求,11月份郏县人大常委会印发了《关于对2018年度人大监督工作开展“回头看”的实施方案》,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协管县领导组织分管委室,对2018年县人大常委会提出的39份审议意见、主任会议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跟踪问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