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大简介   机构设置   人大要闻   公文发布   监督工作   人事任免   代表工作   会议报道   工作研究   机关建设
通知公告
  · 关于征求《平顶山市农村自建...
· 平顶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
· 平顶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
· 平顶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 平顶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
图片内容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举办党纪学...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举行青年干...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创建全国文...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文章内容
聚焦产业转型助推综合实力高质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阵

—市人大常委会产业转型发展专题询问会侧记

 

    6月27日下午,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期间,市政府及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商务局、市金融工作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局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就产业转型发展方面的问题,接受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专题询问。副市长张弓代表市政府到会应询。

    市人大常委会就产业转型发展工作开展专题询问,是对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我市产业转型发展工作中履行职责情况的督促与激励,也是对人民群众期盼我市综合实力高质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的积极回应。

    项目谋划和落实情况,尼龙城建设、生态农业建设情况,科技创新的短板是什么,财政如何支持产业转型发展……一个个事关转型发展的问题不断抛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不回避、不遮掩,一一作了回答。现场还对八个接受专题询问的单位进行了满意度测评,会议室里弥漫着紧张而又热烈的气氛。

    当天下午3点30分,专题询问正式开始。专题询问主持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萍在开场白中说:“请常委会组成人员在提问时,一定要围绕产业转型这一选题,应询回答问题的同志要紧扣询问人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

    “积极推进我市产业转型发展,是市委、市政府优化全市经济结构,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实现我市综合实力高质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的重大决策部署。请问,目前我市产业转型发展的实际现状如何,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什么?下一步将采取哪些针对性的措施?” 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陈卫华第一个举手发言,他的问题聚焦了整个会场的关注。

    张弓回答,近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始终把推动产业转型发展作为稳定经济运行、优化经济结构、厚植发展优势、提高发展质量的战略举措,突出存量调优与增量培育,加快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今年上半年全市经济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1至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居全省第2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4.7%,居全省第5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9%,居全省第6位。也就是说,我们的主要经济指标都处于全省前列,呈现出了多年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坚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中心任务来抓。

    张弓坦言,虽然我市产业转型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仍然突出,转型发展任务依然艰巨,存在产业结构仍然偏重、新兴产业和服务业规模仍然偏小、带动能力较强的大项目偏少、企业创新能力不强、要素制约趋紧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四个着力”、打好“四张牌”,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加快“五大转型”,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因此我们要突出产业转型、培育优势企业、扩大开放招商、增强创新动能、强化载体支撑、优化营商环境。

    发改部门是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发展的主力军。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赵超提问:“近年来,我市在谋划项目、落实项目方面都有哪些特色工作和显著成绩,通过项目建设带动我市产业转型有哪些成效?”

    听完询问,市发改委主任荆建刚回答,项目是推动转型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市发改委把抓好项目谋划、项目实施作为推动工作的总体抓手,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协调服务,扎实有序地推进重点建设项目,不断提高对转型发展的支撑作用。在重大项目谋划方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紧扣国家政策取向、产业导向、资金投向,围绕“五大转型”“提升八个度”发展目标进行谋划实施,重点项目建设在全市稳增长、调结构、促投资、补短板、惠民生上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下一步,市发改委将立足工作职能,站位全市发展大局,加强统筹谋划协调,加快推动重大产业、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项目发展,为推动我市综合实力高质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阵奠定坚实的项目基础。

    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苏晓红提出:“创新驱动是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目前,制约我市科技创新的短板是什么?如何补齐这些短板?”

    市科技局局长赵会杰回答,党的十八大以后,创新驱动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市委、市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形成了“1+5”的科技政策体系(一个“三年行动计划”为总纲,五个配套政策),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同时科技部门注重从细微处着手,从科技创新关键环节着力,不断累积创新资源,截至2018年主要创新指标实现了“量质齐升”。赵会杰坦言, 总的来看,我市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明显短板,主要是人才匮乏问题日益凸显、创新创业平台载体数量少、科技服务业发展不完善。赵会杰说,下一步,将加快实施创新创业高端人才(团队)引进工程;大力推动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积极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努力实现县(市、区)创新服务载体全覆盖。

    “请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围绕全市产业转型发展,你们具体做了哪些工作?未来,在产业体系构建和产业空间布局方面有哪些主要思路?”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张留华提问。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陈光明回答说,我市城市转型和产业转型迫在眉睫。围绕产业转型发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重点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规划引领,二是空间保障。陈光明具体阐述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包括人大、政协高度重视规划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规划引领,先规划,再建设,特别重视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促使平顶山当下的城市规划体系逐步完善。此外,近年来,在全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双拆”高潮,为产业转型项目落实,提供了有效的空间保障。

    陈光明还对今后我市的产业发展布局进行了回答,主要是10大产业集聚区、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6大新兴产业。

    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梁丽萍向市商务局局长马丽询问:“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请谈一谈你们是如何通过富有成效的招商引资工作来服务经济转型发展的?”

    马丽回答,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经济转型升级的决策部署,市商务局强力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以扎实的成效服务于全市经济转型发展,抓统筹谋划,构建了招商引资制度体系;抓协调联动,建立了协同招商机制;抓产业引领,提高了招商引资效果;抓优化服务,实行了招商引资项目全程代办制,为全市的经济转型发展增加了动能。下一步,市商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将会更加奋发有为,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持续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创新思维,以更大的招商引资成效服务于经济转型发展。

    2018年11月,市政府制定了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121行动计划”,即利用3年时间,力争全市新增10家以上上市企业,培育20家上市辅导企业、100家上市后备企业。对此,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李志敏询问:“请问市金融工作局,你们是如何落实该项行动计划中承担的具体职责的,目前取得了哪些实质性进展?”

    市金融工作局局长吕文卿回答,市金融工作局作为企业上市工作牵头单位,主要从加强组织领导、营造上市氛围、筛选后备企业、强化培训辅导、建立“绿色通道”、落实奖励政策六个方面推动了企业上市工作。通过采取多项有效措施,我市企业上市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吕文卿说,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的关心支持下,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全力做好企业上市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完善制度,精准培育辅导,为全市企业转型发展、我市综合实力高质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阵作出积极贡献。

    做好产业转型发展,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胡献民询问:“请市财政局结合自身职能,谈一谈支持我市产业转型发展的措施和下一步打算。”

    市财政局副局长张志明回答,近年来,市财政局全面贯彻落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针,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调整专项资金支出结构,创新资金使用方式,撬动社会、金融资本向实体经济集聚,支持创新驱动发展,助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发展。下一步,市财政局将继续发力,加大支持我市产业转型发展力度,继续落实好新一轮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给企业负担“做减法”,为企业发展“做加法”,切实为全市企业和经济转型发展提供良好的助力;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尼龙化工、新材料和企业“三大”改造等产业和项目,加快推进全市产业转型发展;加强财政绩效管理,突出绩效导向,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让助力转型升级的财政资金有效率、有效益。

    “我市在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加快农业转型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存在哪些问题,打算如何解决,未来有哪些展望?” 市十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张四光提出问题。

    听完询问,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贾宏伟回答说,我们积极推进我市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试验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创新“百亩千头生态方”(千头线)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在全国首创了“百亩千头生态方”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该模式“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种养综合效益是纯种植的10倍以上,具有实现种养平衡循环发展、有利于轮作休耕培肥地力、便于带贫增收等特点。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施农业绿色行动、质量兴农和品牌强农行动、人居环境改善行动。目前,我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产品品质显著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下一步,市农业局将深入贯彻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和市委九次九届全会精神,进一步提升认识、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加快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把我市打造成全国领先的现代化农业的生态、安全、品质、价值四个高地,为我市晋位次、争上游、走前列,综合实力高质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阵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尼龙城建设已经上升为省级战略,并有望纳入全国新材料集群进行培育,这也为我市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个重大的历史性机遇,加快并抓好尼龙城建设,已经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市工信局在这项工作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职责,请介绍一下你们在推进尼龙城建设方面的主要举措与实际成效。”市十届人大常委会委员赵红旗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

    市工信局副调研员范玉川说,市工信局在积极推动中国尼龙城上升到省级战略的过程中,围绕发展目标,将各项任务、重大工程具体化,实行清单管理、挂图作战。下一步,将围绕中国尼龙城建设进一步积极做好有关对接,争取将其上升为国家级战略,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在抓好产业项目建设的同时,不断完善基础要素保障,集中力量推进具有标志意义的重大工程,打造最具竞争力的尼龙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地,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最后,张弓代表市政府感谢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关注支持和辛苦工作,表示将以此次专题询问为契机,继续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产业转型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切实做好产业转型发展工作,坚持把推动产业转型发展作为稳定经济运行、优化经济结构、厚植发展优势、提高发展质量的战略举措和中心工作,加快产业向绿色、高端、智能化转变,形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格局。

    记者注意到,在3个小时的专题询问中,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的询问直奔主题、直指要害,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紧扣主题、开诚布公地作了回答。一个个尖锐的问题,问出了民意和深度;一个个实事求是的回答,答出了政府的责任和承诺。

    傍晚时分,专题询问结束,李萍说:“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对我市产业转型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题询问,会议开得很好,同志们思想高度重视,精神高度集中,询问直面问题,应答实事求是,互动热烈融洽,交流坦诚真挚,专题询问会议开出了辣味、开出了压力、开出了氛围、开出了效果,是一次高质量的专题询问。通过大家有针对性、有重点的提问,不仅促进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释疑解惑、知情知政,而且通过聚焦问题、促进解决问题,加深了彼此对我市产业转型中关键问题的认识,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普遍关切,有利于推动政府及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做好下一步工作,也让社会各界看到了人大的责任与政府的担当。”

    李萍要求,围绕市委大局,同心同行。紧紧围绕市委确立的综合实力高质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的目标不动摇,瞄准提升“八个度”的工作要求,沿着推进“五大转型”的发展路径,锲而不舍、一以贯之地推进产业转型。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各级人大及常委会要以这次专题询问为契机,进一步突出监督重点、改进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尤其是对一些能够立行立改、群众反映集中、条件环境已经具备的问题,监督政府部门加快整改,整改成效及时向代表回应,并帮助政府做好社会宣传工作。

    李萍强调,要注重询问实效,推进整改。专题询问仅仅是手段,督促改进、推进工作才是目的。专题询问结束并不意味着解决问题的结束,要严格依照监督程序,做好后续跟进工作。会后,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要加大对被询问部门的跟踪问效和督办落实力度,真正做到有询问、有答复、有落实、有结果,维护好专题询问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切实提高人大监督的实效,为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发展、综合实力高质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阵作出应有的贡献。

 

Copyright 2004-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平顶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豫ICP备15017033号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