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喜迎二十大 岗位建新功】以青春之我,担青春之责
以青春之我,担青春之责
关鹏飞
1916年的春天,李大钊先生提笔写下了《青春》一文: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这篇文章吹响了理想的冲锋号,叫醒了无数青年,也叫醒了时代。百年后,当时代再次吹响青春冲锋号,该如何接好百年历史接力棒,担起我们这一代青年人该有的责任和使命,这是我们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2018年5月,响应单位号召,开始了在南杨庄历时4年的驻村生涯。时至今日,我仍清晰的记得第一次入村时,南杨庄村的贫困程度之深、贫困户致贫原因之复杂,让我始料未及,该如何快速适应自身角色的转变,与老百姓打成一片?这让我深深陷入了沉思。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于是我们开始了大走访,用整整2个月的时间走遍全村,全面掌握全村特别是贫困户的第一手资料。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弯腰走入贫困户张振现的家中,入目一片萧条,破败的院落、低矮潮湿的土坯房和祖孙三代无神的眼光,让我的心头猛然一颤,这时才真切的感受到自己驻村工作意义所在。在大走访中没有发生什么轰轰烈烈的感人故事,但却在柴米油盐的鸡毛琐事中,无形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让群众把自己当作贴心人儿,愿意和自己分享家长里短,真真切切了解到群众心里真实想法,全村的民情民意了然于胸。先后实施了新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人畜饮水工程、户户通工程等一系列惠民项目,极大地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又积极争取资金建设集中式光伏发电站、购买门面房,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从0到19.5万元的突破,为村庄脱贫奔小康后的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桃花灼灼,乡韵悠悠,村风融融。伴随着每年恳谈会、送戏下乡和技能培训等“精神大餐”的送出,路上随手乱扔垃圾的人少了,注重屋里屋外卫生的人多了;坐等国家救济的人少了,一心致富奔小康的人多了;村民们牢骚抱怨少了,笑容多了。精准扶贫就像是一缕春风,吹化了南杨庄衰败落后的坚冰,为人们送来春日的温暖和对未来的希望。村里的这些变化,我看在眼里,甜在心里,这时对青春也有了更深的理解:青春,因奋斗与贡献而更有价值!
今年3月正式结束驻村工作,回到单位财经工委。在这里工作坚持“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尽量用短的时间,实现由外行到内行的转变。工作忙碌之余,我常会问自己,什么才是最好的青春?我们这代青年人身上汇聚着理想主义与乐观精神的光芒,不管是面对来势汹汹新冠肺炎疫情,逆行向前的医务工作者,还是用血肉之躯筑起祖国最牢靠界碑的戍边战士,职业虽不同,但我们都深知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国家需要有责任、有能力、有担当的青年一代挑起重任。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立足我市转型发展实际,以青春之我担青春之责,这才是对青春最好的回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