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大简介   机构设置   人大要闻   公文发布   监督工作   人事任免   代表工作   会议报道   工作研究   机关建设
通知公告
  · 关于征求《平顶山市农村自建...
· 平顶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
· 平顶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
· 平顶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 平顶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
图片内容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举办党纪学...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举行青年干...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创建全国文...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文章内容
履职风采亮一村 ——记叶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韦锁柱

焦国安

背景资料

  叶县仙台镇南庞庄村,不仅是一个革命老区小村,而且还是省级贫困村。全村有2个自然村,174户,640人,地域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97亩,人均耕地1.3亩。就是这个村,河南75·8大洪水全部冲淹倒毁后在废墟上重建起来的村。当年,“出门坑坑洼洼,耕作沟沟岔岔,旱天遇风满尘,雨天泥水溅身,污水户内外溢,路面臭气冲天”。这是南庞庄村环境的真实写照。谈到经济发展,没有地理优势,没有资源优势,没有环境优势,祖祖辈辈靠传统种植吃饭,好年景顾个温饱。年轻有点能力的人留不在家,舍不得这块土地的人除了农忙时节,有空就聚在一起商议如何告状、上访、闹乡。2003年之前,在仙台镇谁提到南庞庄村人们都知道是一个出了名的“生活贫困、环境脏、乱、差,社会治安极其混乱”的村,乡里派一个包村干部,没人愿意去。谁家的姑娘提媒一听是南庞庄村,不用解释——“不中”。基层组织常年处于软弱瘫痪状态。

  1999年1月,退役军人、共产党员韦锁柱当选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3月,韦锁柱又当选县级人大代表,从此,南庞庄村进入了十年蓬勃发展的黄金期。

  如今,南庞庄村“近看到处小景,远看处处风景”。村容村貌干净整洁,一副和谐美丽宜居图。全村60岁以下男女劳力268人全部在家务工务农。居民人均收入由2017年的2400元增至2020年15000元。集体资金逐年增加。集体经济在乡村振兴中占主导地位。以农业种植产业为龙头的乡村振兴成效显著。3年把南庞庄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花园村、明星村、示范村。

  “让环境取悦民心”

  2018年,叶县全面开展整村环境整治工作,这是全县脱贫攻坚战役中一项重大内容。南庞庄村在全县率先成立了以妇女为主的“巾帼志愿服务队”。全村174户640人,注册志愿者就有50多人。“红马甲”像一道风景,一点点鲜花在南庞庄不断摇曳流动。就连五保户谷付安、患有偏瘫行动不便的庞留成、辛连枝、庞自明、李秀良都参加了社会公益劳动。如今,村中大污水坑变成了文化广场,荒宅废地变成了绿地游园。宽阔的主支街道、排间道全部硬化整洁,墙体粉刷一新,文明、党建内容绘制墙面,形成深厚的充满现代气息的独特的乡村文化氛围。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人们伴着音乐,或广场、或大街,广场舞、酷走等健身运动异常火爆。一位马姓姑娘退礼金嫁到南庞庄村传为佳话。2018年10月9日,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观摩活动总结会上,时任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古松将南庞庄村干群共建经验称“南庞庄模式”,建议在全县推广。

  “两头一旗”挺在前

  党支部就是“火车头”,村干部就是“领头羊”,每个党员就是“一面旗”。这是笔者在南庞庄村感受最深的。

  2017年下半年,南庞庄村申请到60万元整治环境项目资金,用于完善村内道路、下水道、文化广场、村内美化绿化等。按照项目工程需要,这一数字远远不够,怎么办?既然“干群共建”,全体党员带头干,全体村民参与干,包村干部、帮扶单位一起干。为了节约资金,村里“支大锅台、做大锅饭、蒸大笼馍、喝大碗茶”,硬是以实际开支不足20万元完成了46万元才能完成的工程。据统算,在一个多月的人居环境整治中,全村共硬化主支干道2400余米,修建下水道1337米,铺设道牙2610米,铺设彩砖6000余平方米等,累计节约资金近30余万元。

  “干群共建”始终彰显着南庞庄村党支部一班人的团结凝聚力,无私奉献力,一心为民的感召力。

  “务工不出村,经济发展扎下根”

  梧桐引凤,企业落地。“干群共建”成就了“南庞庄模式”,村集体标准化厂房为创业者提供了平台。

  2019年3月,十几岁在外闯荡务工的仙台镇韩庄村村民韩盟回乡创业,用标准化厂房开起了服装加工厂,并与江苏常熟頡良纺织集团合作,由对方提供订单、原料、质标、款式,其生产的内衣、T恤等产品出口到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经介绍,目前服装厂共有职工55名,其中38名都是南庞庄村的贫困户。当笔者问韩盟为啥到南庞庄办服装厂时,他说:“劳动力好组织,产品成本综合核算比南方和沿海低,更重要的是南庞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吸引了我”。当问及下一步打算,韩盟指着新建的厂房:“现在订单越来越多,车间已经不够用了,经村里协调,又流转了500多平方米的土地对厂房进行扩建。目前,60套机器设备已经到位。厂房投用后,应招200多名工人。我想通过我办这个厂,为家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合作社撑起发展天”

  2019年9月的一天,村两委召开会议,商议成立“叶县仙台镇南庞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韦锁柱说:“我们成立合作社,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目的只有一个发展农业产业,咱们村经济条件、基础大家都清楚,没有任何优势可讲,等、靠是没有出路的,集体没有一分钱,合作社没有一分启动资金,租赁流转土地、购种子、种植管理项项‘钱’说话,怎么办?我的意见还是党员干部站出来,给群众希望。每人兑3万元入股”,接着他撂下更狠一句话“三天时间到位,谁不集资,辞职走人”。

  村主任李占良,身患严重的心脏病、哮喘病,走路快一点就喘得不行,每年很有限的收入不够吃药看病。3万元对他来说几乎是天文数字。他找儿子,找亲戚,找朋友借。孩子们听说急得直吼:“爹呀,你是不要命了,咱家的情况上哪给你凑这3万元入股呀”。倔强的李占良说:“我是村主任,一个党员,我不能退,我也退不了”。谈到这,李占良眼里充泪。在书记韦锁柱、村主任李占良的带头下,村委委员李桂卿、包乡干部王慧琴、村委委员金星也分别集资3万元入股。这样,合作社有了15万元的股金垫住底。

  乡村振兴,组织是关键,产业是基础,人才是支撑,市场是方向。自2018年整体脱贫后,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南庞庄村融入乡村振兴大潮,搭建农业振兴的舞台。作为普普通通的平原小村,找不到可依托的任何优势,只有脚下这块土地。土地资源是他们唱响乡村振兴唯一的角本和资本。由此,南庞庄把探索特色农业种植作为乡村振兴重要途径。2019年以来,南庞庄以村集体名义,以村经济合作社为依托,从群众手里或租赁或流转300多亩土地,在市场考察的基础上,分别从事了有特色和较高经济价值的生姜、红薯、花生、土豆、白术等13种农业种植。采取“大手牵小手、集体+公司+农户”的农业经营模式,分别同安徽亳州、河北安国、本省舞阳县等种植经营大户联合,确保种子质量、科学管理、市场销售的最大优化。同时,他们又同本地“新大新”、“建业”等超市进行供给合作。从事定向、定单种植,丰富本地市场。

  有了特色种植市场销售,南庞庄村下大力气培养种植人才,三年间,他们从安徽、河北等地请各类种植技术人才10余次,设课堂、进地头、进行种植技术培训,受培人员达200余人次,涌现出了种姜能手李桂卿、长豆角种植能手李水晓,白术种植技术员李占良等8位人才。

  近三年来,南庞庄特色农业种植规模发展三年三大步,2020年,总产值达23万余元,集体合作社充盈资金30余万元,为乡村振兴,农业振兴奠定了基础。

  “是代表,更是亲人”

  韦锁柱2011年3月推选为县人大代表,履职十年来,他心里时刻装着村里那群弱势群体。

  从生活环境到生活质量,从精神抚慰到医病救治,从平时关怀到养老送终,村两委制定了关爱弱势群体的规章制度,并将他们分包到党员干部,对他们日常生活提供责任服务。

  韦锁柱:“说实话,除了日常工作,平时我最牵挂的是村里这群残疾孤寡老人。他们不能有一点闪失,生活质量决不能低。他们的需求是我工作目标的重要部分。”

  笔者走进村七位孤寡、残疾人家,映入眼睑的是牢固永久的平房、瓦房,全部硬化的庭院。“六改一增”后卫生条件全新的厨房、水冲式厕所,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我不会将这七家与五保或孤寡、残疾、特困户连在一起。

  长期以来,韦锁柱义务或免费为五保户或孤寡、残疾户送液化气、收割粮食、垫付医疗费等,村里的所有公益事业都有他的参与和付出。

  抗击新冠疫情,韦锁柱既是村里的指挥员,又是以战斗员的身份始终冲在一线,并向乡、村捐出现金一万元,抗疫物资多批等。

  五保老人李木良谈到韦锁柱异常激动“锁柱在俺村这些五保孤寡老人心里,他既是俺群众代表,更是我们的亲人。”

  2018年,韦锁柱被评为“叶县十大年度人物”;2020年被评为平顶山市“优秀党务工作者”;2021年被平顶山市人大评为“脱贫攻坚先进人大代表”等。


 

Copyright 2004-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平顶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豫ICP备15017033号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