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大简介   机构设置   人大要闻   公文发布   监督工作   人事任免   代表工作   会议报道   工作研究   机关建设
通知公告
  · 关于征求《平顶山市农村自建...
· 平顶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
· 平顶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
· 平顶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 平顶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
图片内容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举办党纪学...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举行青年干...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创建全国文...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文章内容
关于全市企业国有资产(含金融企业) 管理情况的监督调研报告

(2023年10月)

平顶山市人民代表大会预算监督委员会

  为给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2022年度企业国有资产(含金融企业)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做好服务,推动国有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预算监督委员会对企业国有资产(含金融企业)管理情况深入开展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监督调研情况

  一是制定实施方案。为统筹推进各项工作,9月份,预算监督委员会向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印发了《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企业国有资产(含金融企业)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的实施方案》,对监督调研工作进行部署。二是做好前期准备。首先,及时与财政局(国资局)沟通,对提请审议的《综合报告》《专项报告》的格式、内容、重点等提出具体要求,强调要认真对待市审计局2022年度国有资产审计查出的问题,实事求是地总结成绩,客观公正分析不足。其次,挑选了国有企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政策文件,编制成册。整理市政府国资局管理的七家重点企业(工商类及金融类)概况、三年财务情况和四大投企项目进展等基本情况,提供调研组和相关人员预先参阅,为全面了解情况奠定基础。三是开展专题调研。10月初,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董汉生同志任组长的专题调研组,听取市财政局(国资局)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汇报。深入融城集团老年活动中心、市中医院新城区分院、公交公司梅园路公交枢纽站实地调研了解企业日常管理和资本运营情况,做到了“点面结合”,准确了解企业的所盼所忧。四是进行初步审议。10月13日,预算监督委员会对市政府提交的报告进行了初步审议,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报告进行了修改完善。10月16日,预算监督委员会将监督调研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主任会议作了汇报,主任会议同意将监督调研情况向本次常委会会议报告。

  二、全市企业国有资产(含金融企业)管理情况

  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建立以来,我市财政(国资)部门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大刀阔斧促改革、革故鼎新谋发展、锻造能力强作风,市属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法人治理机构持续完善、债务风险有效防范、监管体制进一步优化。

  (一)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健全完善机制。全面推行党组织书记、董事长由一人担任,党员总经理担任党组织副书记并进入董事会,把党的领导有机融入国有企业治理各环节,目前企业已全部实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指导企业制定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和重大事项议事规则,切实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二是加强班子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制定了《平顶山市市属国有企业董事会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企业董事会的规范化运作,完善董事会管理制度。目前我市市属一级企业及所属子企业董事会已实现应建尽建,企业“三会一层”职责进一步明确;同时一级企业均已完成外部董事派驻工作。三是实施人才战略,推进人才强企。建立健全竞聘制、岗薪制、任期制、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规章制度,实施人才强企,多种举措激发人才活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签订一级企业及所属子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合同、聘任协议并实行岗薪制。

  (二)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调整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平顶山市财政局“十四五”国资国企发展规划》,同时指导一级企业和所属子企业全部制定“十四五”规划,持续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二是找准功能定位,推动战略重组。制定《平顶山市市属功能类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平发〔2022〕6号),以“分类整合、集团发展、纵向一体、横向多元”的基本原则,将原有的七家市属功能类企业组建成为四家市属功能类企业,着力构建“四大运营集团”,打造市属功能类企业“专业化、集团化、多元化、市场化”的新格局。三是积极谋划项目,加快转型升级。战略重组后的企业按照功能定位,充分发挥了国有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有力推动了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实施。平顶山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积极谋划白龟湖科创新城、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如期建成城市运行管理指挥中心、锦园、投资大厦等省市重点项目,同时中国尼龙城尼龙产业链重要节点已全部贯通,实现了上下游产业相互链接、产品相互配套、要素配置高效的发展格局。平顶山市融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积极谋划了北部矿区EOD项目、新华区和湛河区城市更新项目、“滍阳苑”开发项目、人才公寓建设及石龙区、湛河区产业园区建设等市重点项目。平顶山市财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了大健康产业园项目、中医医院PPP项目、市平桐路粮食仓储物流园等项目。平顶山交通水利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积极开工建设平顶山东部客运枢纽站、湛河体育公园地下停车库综合开发等项目,谋划建设了平顶山市四区城乡一体化供水、平顶山市公共停车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四是聚焦主责主业,优化资源配置。制定了《平顶山市市属国有企业主业管理办法(试行)》(平财规划〔2022〕5号),限定每个企业主业控制在2个以内,收紧主业管理关口,防止无序竞争,严控资产规模较小、盈利能力较弱的企业盲目选育无资本实力、人才储备和管理经验的业务。树立“一企一业”导向,开展专业化整合,打造专业化子企业,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核心竞争,推动资源不断向主业企业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

  (三)持续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

  一是建立投资事项负面清单管理机制。修订形成了《市属国有企业投资事项负面清单(2022年版)》(平财规划〔2022〕4号),发布禁止类投资事项和限制类投资事项,通过严把投资方向,促进企业规范投资程序,提高投资效益,防控投资风险,确保国有资本运营安全和保值增值。二是建立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工作机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工作体系建设的通知》(试行),要求企业建立健全违规经营投资追究工作体系,持续开展日常业务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专门监督检查,努力建立穿透式监管体系,实现监督责任追究体系全覆盖,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设国资国企智能化监管平台,有力推进信息化与监管业务相互融合。三是强化企业产权、债券管理力度。严格落实《国家出资企业产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开展产权登记年度检查,对在产权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企业提出整改要求。加强企业债券管理,要求发债企业严格遵照《平顶山市市属企业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动态掌握企业债券情况,关注即将到期债券兑付风险,督促企业及时制定措施隔离防范风险。四是持续推进薪酬制度改革。修订了《平顶山市市属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平国资分配〔2022〕6号),督促企业建立全员绩效考核制度、董事会对经理层及子公司负责人的相关考核制度。按照《平顶山市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完成了2022年度出资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工作,对2022年度出资企业经营业绩进行了全面考核。五是持续做好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工作。根据《平顶山市财政局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办法(试行)》《平顶山市财政局关于上缴2021年国有股权收益的通知》(平财收〔2022〕1号)要求,经过积极宣传、实地调研、收集企业年度审计报告、精准测算后,督促企业及时上缴国有资本收益(国有资本股权收益)570万。六是持续强化风险防控。指导企业完善了债务风险防范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全市债务风险监测平台,组织3次债务风险排查,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督促企业全面排查担保事项,对存在兑付风险的担保采取措施,及时制定风险化解预案,指导企业做好内部资产划转工作,有效化解风险。涉及担保业务的企业均已建立担保情况明细台账、风险预案。

  (四)强化制度管理,优化行业结构,稳步推进金融改革,降低金融风险

  一是加强组织管理,强化制度建设。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市地方金融局、人行、银保监分局、财政局等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加强对地方金融企业的财务监管,防控金融风险,促进其健康发展,在支持地方经济中发挥良好作用。二是优化资源配置,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为经河南省银保监局筹建批准,原平顶山市市郊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原平顶山市新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两家联社以新设合并方式于2021年4月组建平顶山市鹰城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21年6月挂牌开业。市鹰城农商行的成立,进一步增强了金融企业抗风险能力,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三农”及中小企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加大风险控制,推进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局、市银保监分局等部门协助市农商行成功发行2021年化解中小银行风险专项债券18.73亿元。本级两家担保公司通过与银行合作,出台逾期贷款工作方案,全面回购不良资产,化解逾期贷款,目前中信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中原银行均已启动不良资产处置方案。通过本级设立风险代偿补偿金,为本级政府担保机构发生的代偿予以补偿,帮助平顶山市财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增加1.20亿元注册资本金(累计筹措风险补偿金3840万元),进一步壮大担保机构实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产运转资金困乏。部分国有企业公益性资产占比过大,经营性资产不足,可供融资担保抵押的资源资产较少,导致企业经营发展受限。部分项目建设建设周期长、运营维护成本高,项目收益小,导致企业无力支撑项目正常运营建设和产业发展。

  (二)市场经营效益低,自营业务模式单一。个别企业经营困难,特别是受三年疫情的影响,这些企业只能靠房租收入度日,没有其它收入来源。

  (三)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目前市属国有企业缺少专业化、系统化高精尖人才,不能有效推动国有企业务的标准化运作,对于人才引进相关政策不健全,高尖端人才吸引力不够,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是国有企业健全体制机制的当务之急。

  (四)奖惩制度机制不完善。未能形成与公司生产经营情况高度结合、特色鲜明、阶梯式的奖惩机制。存在竞争机制不健全,晋升渠道不够通畅,绩效激励与精神激励不能够有效结合。

  (五)党建工作有待继续加强。一是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短板。企业党员学习和培训力度不够、方法欠缺;主人翁意识淡薄,缺乏积极主动担当精神,对公司未来战略规划、重点项目建设、生产经营管理、债务化解等方面主动作为意识不强,缺乏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恒心和毅力;二是党支部工作方式、方法不够丰富。部分企业党支部“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活动质量不高,局限性和实效性不强。

  (六)责任制压实力度不足。问责制度不健全,未形成完整的责任闭环,落实责任反馈和追究流于形式,没有压紧压实;全市部分国有企业公司存在“宁可不做、不可做错”的心态,对工作职责主动积极作为不够,缺乏完整的问责体制机制进行考核。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加强党对国资国企工作的全面领导,牢记国有企业姓党为民的政治本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践行者,牢牢把握国企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全口径、全覆盖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对于切实摸清家底、发挥人大监督作用、提升管理公信力、推进国有资产治理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市人民政府及财政部门要切实履行国有资本出资人职责,积极参与国有企业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享有收益等出资人权利。

  (二)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充分激发和释放企业活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引领力。大力支持地方国有企业按照市场化管理要求,借鉴外地市国有企业成功经验,加快构建市场化管理机制,推进市场化的人才、薪酬、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加快研究建立国有企业管理长效激励机制,突出激励的正向作用。

  (三)不断优化国有资本战略布局。制定实施我市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加快从“制度有没有”向“机制好不好”转变,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长效化制度化,推进国资监管机构履行好国有企业出资人责任、专司国资监管职责和负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等职责,强化对债务、财务、投资等重点事项过程性、穿透性监管。拓展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优化产业结构,健全市场体系,规范发展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加快形成丰富多元的地方金融机构体系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发展新格局。

  (四)更好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体责任。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聚焦主业,紧紧围绕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正确处理好保值增值、提质增效等市场经营性基本要求与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政策功能性要求的关系,防止脱实向虚。围绕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发挥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引领作用,构建适应实体经济投融资发展需求的金融支撑体系,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五)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既要突出重点“治旧”,抓紧化解重点企业债务风险,研究完善化险解困工作总体方案和债务化解、资产盘活、改革维稳等配套方案,通过系统性措施从根本上化解风险;又要未雨绸缪“控新”,凡事从最坏处打算、向最好处努力,保持“始终不言好、高枕必有忧”的清醒,加强企业债务风险监测预警,强化对潜在风险企业的预研预判,督促企业提前制定应对方案,确保化险于未萌。


 

Copyright 2004-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平顶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豫ICP备15017033号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