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3500亩碎石地全种上了酥梨,年产值超2000万元,我们这儿人人是梨农、家家有老板,还带动全县10多个乡镇40余个村种植酥梨10万亩以上!”日前,谈及产业发展带来的变化,平顶山市十二届人大代表、鲁山县董周乡蔡庄村党支部书记段瑞强笑着说,每个酥梨都饱含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甘甜。
作为平顶山市果蔬种植产业明星村,蔡庄村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董周乡酥梨产业代表联络站。站内有47名人大代表,其中46人种植酥梨。
什么是产业代表联络站?“依托龙头企业、特色产业园、知名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好的乡村,建设联络站,将相关产业领域的人大代表编组进站,开展监督、接待、走访等活动,助推企业上项目、扩产能,精准延链、补链、强链。”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
为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尤其是让专业领域代表人尽其才,平顶山市探索建立“全链模式”,即把代表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上、代表聚在产业链上、问题解决在产业链上、作用发挥在产业链上。代表联络站把代表、专家、部门、群众的力量紧紧拧在一起,将人大制度优势推动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效能。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全市五级人大代表立足岗位实际,利用专业优势,借助代表联络站,不断将人大工作“触角”向基层拓展、向群众延伸。
在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代表联络站的协助推动下,该村形成“公司+协会+作坊”汝瓷产业新模式,全村从业人员达500余人,年产值近亿元;依托河南天成鸽业代表联络站,驻站代表就近为企业扩充产能提供服务,仅用42天就完成了新建科技园区的土地手续办理和附属物拆迁工作;龙泉乡家具创业园代表联络站聘请叶县家具制造协会会长担任站长,发挥以商招商优势,引进16家家具制造企业入驻园区,配套落地上下游企业35家,年产值突破10亿元……截至目前,平顶山市共建成产业代表联络站27个,辐射21个产业园区、近千家企业、92个专业合作社,带动20多万名群众务工增收。
鹰城“全链模式”品牌叫响、成效显著,被评为河南省人大系统出彩工作,得到全国人大充分肯定。“我们以主题活动为抓手,围绕市委明确的7大产业集群12条重点产业链,不断调整优化站点布局。其中,在中国尼龙城和白龟湖科创新城还建成了两个专门服务‘两城’建设的产业代表联络站。”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孙利旺说。
孙利旺所说的主题活动“为人民履职、为鹰城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是今年市人大常委会重点工作事项。
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按照省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以服务中心大局为导向,以主题活动为牵引,谋划实施组织代表学习培训、开展代表履职活动、督办重点代表建议、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产业代表联络站扩面提质、建好用好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6大行动,稳中求进推动新时代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
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全市9000余名五级人大代表全部行动起来,重点督办和票决制加持,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185件建议均交办完毕,10项重点民生实事的绝大部分已超额完成进度……
以鹰城实践展示“中国之治”。如今在平顶山,全过程人民民主越发可感可观可触,群众幸福生活的基石也更加坚实牢固。(平顶山日报记者蔡文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