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大简介   机构设置   人大要闻   公文发布   监督工作   人事任免   代表工作   会议报道   工作研究   机关建设
通知公告
  · 关于征集《平顶山市机动车停...
· 平顶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
· 平顶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
· 平顶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
· 平顶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
图片内容
 
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召开 张明...

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召开 张明...

市人大常委会及机关举办深入...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文章内容
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市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2016年12月28日在平顶山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

  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刘冠华

  市人大常委会:

  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本次会议报告市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下简称建议)的办理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建议办理的基本情况

  多年来,市中级法院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始终把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工作作为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重要内容,不断深化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办理落实,注重实效。市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就法院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很多高质量、有见地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其中交市中级法院办理的代表建议1件。我院接到代表建议后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并答复代表,代表所提问题已经解决,代表对办理情况满意。

   二、建议办理的具体情况

  根据丁永强、王小英代表的建议,今年6月21日,市中院修订并印发了《人民陪审员管理办法(试行)》,新增第二章“确定名额”、第四章“人民陪审员数据库设置”、第七章“培训”、第八章“考核与表彰”、第九章“职务免除”共22项条款,并对人民陪审员选任、权利和义务、人民陪审员的使用、经费管理等章节全面修订完善。新修订的《人民陪审员管理办法(试行)》,更加明确了人民陪审员的职责和义务,明确了应当选任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的7种情形,规定了合议庭的组成、阅卷、庭审、合议等事项;共设置12项提请免除人民陪审员职务的情形,涵盖比较全面,机制更加完善。2016年7月,中院政治部组织全市10个基层法院,就2016年上半年人民陪审员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们下发了《关于2016年上半年人民陪审员工作开展情况的通报》,要求全市基层法院严格按照丁永强代表、王小英代表提出的建议,切实加强对人民陪审员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对人民陪审员的量化考核。严格落实人民陪审员退出机制,对触犯免除人民陪审员职务12项情形之一的,及时提请当地人大常委会免去其人民陪审员职务。2016年10月,宝丰县法院人民陪审员刘全有(原宝丰县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因犯贪污、受贿罪,被该县法院依法提请县人大常委会免去其人民陪审员职务;被告人程广洲(原宝丰县卫计委党组书记、主任)涉嫌贪污,现已经宝丰县人民法院审理,待判决生效后,该县将依法提请县人大常委会免去其人民陪审员职务。

  三、我市法院人民陪审员工作开展情况

  (一)我市法院人民陪审员工作总体概况

   2013年9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人民陪审员“倍增”增补选任工作部署,省法院结合我省实际,提出我省人民陪审员增补选任工作“双倍增”(全省人民陪审员人数达到全省基层法院法官人数的3倍)两步走计划,即第一步于2013年12月底前全省人民陪审员人数增补至全省基层法院法官人数2倍以上,第二步于2014年10月底前全省各基层法院人民陪审员人数增补至全省基层法院法官人数3倍以上,全省人民陪审员数量达到翻两番的工作目标。在全市两级人大的大力支持和监督下,我市法院于2014年8月在全省提前2个月率先全面完成人民陪审员“双倍增”增补选任工作,逐步建立起一支综合素质较高、职业分布较广、结构比较合理的人民陪审员队伍。

  1.全市法院人民陪审员队伍构成情况。目前,我市10个基层法院(含汝州市法院)共有人民陪审员1691人,总人数是10个基层法院现有法官总人数的3.04倍。学历方面,研究生36人,占总数的2.1%;本科及专科1291人,占总数的76.3%;高中及以下364人,占总数的21.6%。政治面貌方面,中共党员1172人,占总数的69.3%;民主党派31人,占总数的1.8%;群众488人,占总数的28.9%。职业分布方面,基层干部457人,占总数的27%;人民团体成员37人,占总数的2.2%;事业单位职员393人,占总数的23.2%;专业技术人员117人,占总数的6.9%;工商业人员82人,占总数的4.8%;社区工作者203人,占总数的12%;城市普通居民175人,占总数的10.3%;农民140人,占总数的8.3%;进城务工人员46人,占总数的2.7%;其他人员41人,占总数的2.4%。地区分布方面,城镇人口1180人,占总数的69.8%;农村人口511人,占总数的30.2%。年龄结构方面,30岁以下244人,占总数的14.4%;31-40岁552人,占总数的32.6%;41-50岁546人,占总数的32.3%;51-60岁282人,占总数的16.7%;61岁以上67人,占总数的4%。来源方面,组织推荐1189人,占总数的70.3%;个人申请502人,占总数的29.7%。

  2.加强人民陪审员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市中院党组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人民陪审员工作,将其列入党组议事日程,每年都要专题研究部署人民陪审员工作。尤其是2015年5月以来,最高法院、司法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法[2015]100号),明确自2015年5月起在部分地区开展为期2年(个别地区最低不少于1年)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我省仅安阳中院为试点单位。刘冠华院长对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工作高度关注,要求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坚持问题导向,在目前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先试先行,并结合实际就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提出意见建议。2015年6月,市中院政治部组织全市10个基层法院(含汝州市法院),就2014年1月以来人民陪审员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书面向中院党组进行了汇报。刘冠华院长亲自批示“就我市人民陪审员工作存在的问题专题向省法院进行汇报”。2015年7月,我们以情况反映的形式就人民陪审员工作存在的问题向省法院进行了专题汇报,争取省法院领导的重视。2015年7月21日,全市法院政治(部)处主任会议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市法院人民陪审员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2015年10月中旬,市中院政治部组织对全市基层法院人民陪审员工作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并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下发了《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陪审员工作的通知》(平中法[2015]174号),着重对人民陪审员使用、考核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2015年11月16日,市中院分别向省高院、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委政法委报送了《平顶山中院采取五项措施加强人民陪审员工作》(第144期)工作信息。截止2015年12月底,全市法院先后对22名人民陪审员(因工作调动、到外地打工等)提请免去其人民陪审员职务。

   3.人民陪审员参审工作情况。据统计,2013年以来,全市法院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数增幅较大,2013年全市法院人民陪审员全年共参审案件7784件,2014年9655件,2015年14727件。2016年1月1日至12月15日,全市两级法院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15429件,较2013年全年增加了7645件,参审案件总数是2013年的1.98倍。

  (二)我市人民陪审员工作取得的成效

  全市法院在各级人大的监督指导下,紧紧围绕选任好、培养好、管理好、使用好人民陪审员这条主线,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参审职能作用,积极推进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取得了较好成绩。

  1.人民陪审员制度优势日益凸显。人民陪审员“双倍增”增补选任工作完成后,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审判活动,依法行使公民的民主权利,对全市法院审判工作给予了有力支持,充分体现了审判权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受人民监督的根本属性。据统计,2013年以来,全市人民陪审员参加审理案件共计47595件,其中,刑事案件5033件、民事案件37574件、行政案件4928件、再审审查案件60件。全市人民陪审员参加审理的案件数逐年提升,2016年全市法院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数是2013年的1.98倍。

   2.人民陪审员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全市法院均设立了人民陪审员管理办公室,健全完善了人民陪审员信息库。市中院修订完善了《人民陪审员管理办法(试行)》,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陪审员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建立健全了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参审、考核、退出等各项机制。全市基层法院结合实际制定了各项具体制度或措施,采取按专业特长、地域分布、设立行业专家人民陪审员数据库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分类随机抽取”参审机制。同时,采取岗前集中培训、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庭审观摩和开展研讨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人民陪审员履职能力。

  3.人民陪审员职能作用进一步拓展。除参与案件审理外,全市法院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来自群众的优势,不断丰富人民陪审员工作内涵,积极探索推行“1+4”“2+3”“2+5”“3+4”大陪审工作;推行人民陪审员参与调解制度,对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等案件,积极发挥人民陪审员的职能优势;将陪审机制引入执行工作,提高执行公信力;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在涉诉信访工作中的作用,化解矛盾纠纷;增加观审团中陪审员数量,提高人民陪审员庭审业务技能,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向群众传达案件观点看法的效果。此外,市中院推行减刑假释案件邀请人民陪审员参审、聘请人民陪审员参与未成年人帮教等,不断探索和拓展人民陪审员工作的职能。

  4.人民陪审员工作成效更加突出。全市法院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社会经验丰富、了解社情民意和容易获得涉案群众信任的优势,积极促使当事人化解矛盾。注重在审理商事金融、减刑假释和未成年人犯罪等特殊类型案件中,依法由法官与具有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的人民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积极发挥人民陪审员中各类专业人员的作用。同时,还注重对一些群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大的案件,选任人民陪审员参加审理,努力提高司法公信力。如今年9月30日,鲁山县法院选任人民陪审员与法官组成合议庭从快从重审结赵某等五人电信诈骗案(12月14日中院二审裁定维持原判),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较好。

   (三)人民陪审员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人民陪审员“普遍存在请假难、部分人民陪审员法律意识淡薄、强制性义务规范缺失、参审补助低且有时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相当一部分人民陪审员不参加或不按时参加陪审,造成法院工作被动。在经费保障方面,目前全市仅有汝州、舞钢2个基层法院的人民陪审员经费由当地财政拨款,其余8个基层法院均自行筹措解决。其中,石龙区在前几年当地经济形势好时,地方财政对陪审员经费给予了保障,近几年,由于石龙区整体经济形势不景气,地方财政根本无力负担这笔费用,因此陪审员经费也改为由法院自行筹措解决。应当说,经费保障问题是当前困扰人民陪审工作开展的主要难题之一。

  (四)下步工作打算

  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虽然在人民陪审员管理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在制度层面和具体操作层面还有一些不足和问题,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加之,今年以来全省三级法院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全力做好司法体制改革各项工作,在人民陪审员工作方面有培训不到位、管理不到位、使用不到位、监督不到位、支持不到位等情况。

  下一步,全市法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在各级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按照最高法院、司法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法[2015]100号)的精神,积极探索推进我市法院人民陪审员工作,确保人民陪审员制度科学持续发展。

  1.更加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指导。全市法院要持续把人民陪审员工作置于人大监督指导之下,及时主动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人民陪审员工作情况,进一步落实好人大关于人民陪审员工作的决议、意见和建议,及时制定措施,认真落实整改到位。

  2.不断规范人民陪审员管理工作。健全履职信息档案,强化动态监管。健全完善人民陪审员备选信息库,适时做好增补调整工作,提高参审率。健全完善人民陪审员退出机制,进一步加强对人民陪审员工作的监督。配合司法体制改革工作要求,完善考核制度,建立与法官考评相对应的人民陪审员考评管理体系,坚持日常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以陪审工作实绩、参加培训情况、司法礼仪和审判纪律等作为主要内容来完善和加强考核制度体系建设。考核结果同时报送当地同级人大常委会。

   3.全方位发挥人民陪审职能作用。一是试行人民陪审员参审市中院一审案件。在市中院相关一审业务庭开展试点工作,试行从基层法院人民陪审员数据库中随机抽取陪审员参审市中院一审案件,尤其是发挥好“金融专家人民陪审员”的作用,积极吸收其参与陪审市中院一审的金融纠纷案件;同时,积极尝试采用“3+2”(3名法官加2名人民陪审员)等模式在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第一审刑事案件中使用陪审员参审。二是健全完善人民陪审员参与调解、执行、听证、涉诉信访等各项机制,进一步拓展人民陪审员的职能空间。三是进一步增加观审团中陪审员的数量。全市两级法院适当增加观审团中陪审员的人数,引入案例教学模式,经常性安排陪审员观审案件,通过观审,既有效提高人民陪审员的庭审业务技能,又充分发挥参与观审的陪审员传达人民群众对案件的观点和看法的作用,收到一举双得的效果。

  4.加强培训和宣传工作。定期对陪审员开展培训,培训内容注重庭审技能和实用性审判业务知识的传授,培训方式以观摩庭审、点评案件为主;定期组织陪审员开座谈会,请有经验的优秀陪审员为其他陪审员传输庭审经验;为陪审员订购人民法院报、办案手册等,提高其审判能力和业务水平。加强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思想认识,对被任命的人民陪审员名单登报通告,晓喻社会,既增强人民陪审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又便 于社会各界监督。

  为切实解决人民陪审员工作存在的实际困难,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工作保障机制。建议由市人大督促、协调,建立法院与有关党政部门以及人民陪审员所在单位、社区的沟通协调机制,协调解决人民陪审员请假难等实际问题;建立当地法院向人民陪审员所在地人大及相关单位定期和不定期通报人民陪审员工作情况制度,搭建沟通及时、支持有力的工作格局。二是开展人民陪审员工作专项检查。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对人民陪审员工作开展情况,以及相关职能部门配合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针对检查情况,进一步改进工作,确保人民陪审员工作制度有效落实。三是全面落实人民陪审员工作经费保障。建议人大常委会在审议本级财政预算时,关注人民陪审员经费预案,促进全面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所必需的工作经费,为人民陪审员履职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尊敬的李萍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认真落实好人民陪审员制度,加强和改进人民陪审员工作,全市法院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的精神,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我市人民陪审员工作健康、高效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Copyright 2004-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平顶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豫ICP备15017033号 网站管理